贺屋兴宣,二战时期日本的著名政治人物,1889年1月30日出生于广岛县广岛市。其父藤井逸为日本古典学者,母亲贺夜镰子则是一位中国学者,并曾任爱国妇女协会的干事。贺屋家族自南北朝时期起便以武士身份效力于浅野家,在江户时代为广岛藩的家族成员。虽然贺屋曾在江户居住,但在明治维新后,家族决定返回广岛。
贺屋兴宣的少年时代在广岛度过,他曾就读于广岛第一中学,并与围棋选手濑越谦作是同班同学。1908年,他进入广岛的第一高等学校,开始学习英国法律。在这一时期,贺屋与一些重要人物结识,包括后来的经济学家河井英二郎、上川彦松以及德国法学家田中光太郎等人。同时,近卫文麿和菊池宽等后来成为政界和文化界重要人物的同学也在他之下。
1911年,贺屋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科,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尽管他在学术上非常优秀,但在求学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挑战——例如,因患肺结核和母亲去世,他曾两次休学。最终,他于1917年顺利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贺屋对加井克彦的法学思想尤为推崇,称其为“永远的导师”,并深受其讲课风格的影响,认为加井的教学不只是一纸平面,而充满了激情和深度,对他一生的影响巨大。
毕业后,贺屋兴宣于1917年加入了大藏省。在选择职业时,他原本打算进入农工商省,但在同乡长崎英三的鼓励下,他最终选择了财务省。长崎与他有着深厚的友情,也是他在广岛的学长。贺屋加入财务省后,他立即投入到了国际事务中,先后在纽约和欧洲工作,并主要负责预算事务。他的职业生涯中,曾担任过财政部长秘书、预算局长等职务,逐步在政坛上积累了大量经验。
1937年,贺屋兴宣被任命为第一次近卫内阁的财务大臣,他提出了“贺屋三财政主义”,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财政预算奠定了基础。他与石渡正太郎和青木和夫并肩,被誉为“大藏省三剑客”。1938年12月,贺屋被奉天皇旨意任命为贵族院议员。随后的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再次出任东条内阁的财务大臣,负责战时经济。虽然他与外相东乡重德始终反对对美英宣战,但在战时财政政策上却积极推动大量发行战争债券、提高税收等措施,旨在支持战时体制。
战后的贺屋,虽然被判定为甲级战犯,并被关押在巢鸭监狱近十年,但他始终保持冷静。在监狱中,他的健康状况反而因环境改善而有所恢复,甚至治愈了长期困扰他的哮喘病。战后,贺屋仍然保持着影响力,并于1955年与其他战犯一起获释。其后,他通过不懈努力恢复政治生涯,并在1958年当选为第28届众议院议员,继续活跃于日本政坛。
贺屋兴宣的政治生涯不仅限于国内,他还积极参与了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外交事务,尤其是在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方面提供了大量支持。此外,他在自民党内是著名的右翼鹰派政治家,曾担任首相岸信介的经济顾问,并参与了池田内阁的“收入倍增政策”。尽管在1972年正式退出政坛,贺屋兴宣依然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他曾多次公开支持中华民国,并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右翼势力网络。
1977年,贺屋兴宣因病去世,享年88岁。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争议,但也标志着他在日本政界、军界乃至国际政治中扮演的独特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