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这位被尊奉为“武圣”的英雄,凭借着他那无畏的勇气、坚韧的忠诚和卓越的武艺,成了无数后世英雄崇拜的楷模。凭借“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壮举,关羽自信满满,常常把那些普通的将领视作微不足道之辈。然而,在他的心目中,确实有几位人物,他从未敢轻视,甚至有两位,他根本无法冒犯。那这两位英雄,到底有多厉害?又是如何赢得关羽的敬重呢?
首先,提到关羽,我们都知道他是个“目中无人”的人物。作为荆州的统治者,他的威名已经远播四方,甚至在东吴上门求亲时,关羽也毫不示弱,直接将孙权的使者赶走,对联姻之事嗤之以鼻。这样的关羽,谁能让他低头呢?实际上,就在他身边,就有两个人,他不敢不尊重,他们分别是他的主公刘备和军师诸葛亮。
刘备,不仅是关羽的主公,还是他的大哥。回想当年,关羽因犯事而四处流亡,直至遇到了刘备。刘备见关羽身躯魁梧、气宇轩昂,便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队伍,并与张飞结拜成兄弟。正是刘备给了关羽机会,让他从一名平凡的士兵逐步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令人仰望的大将。而关羽对刘备的忠诚,更是毋庸置疑。从他为刘备舍弃曹操的荣华富贵,甘愿为兄弟杀敌的壮举来看,关羽是多么的无怨无悔。即使刘备去世,关羽也始终未曾背叛过他。关羽的忠诚,不仅成就了他,也使他成为“忠义”的代名词。
另一位让关羽感到敬畏的,则是诸葛亮。刚开始时,关羽对诸葛亮并不看重,觉得他不过是一个空有名声的书生。可是随着诸葛亮在东吴一战,劝动孙权与刘备结盟,并且与周瑜共同策划了火烧赤壁的大胜,关羽才真正意识到,诸葛亮不仅仅是个文人,还是个智勇双全的战略家。尤其是在关羽犯错,私自放走曹操被军法追责时,诸葛亮在众将士的求情下,宽容地放过了他。这个宽宏大量的行为让关羽深感佩服,也使得他不再对诸葛亮心存轻视。关羽与诸葛亮的关系,从此变得愈加深厚。
除了刘备与诸葛亮,关羽心中有几位猛将,他同样不敢小觑。吕布,三国时期的顶尖猛将,是关羽最为尊重的战士之一。吕布的勇猛,无人能敌,单是“吕布一骑当千”的名号,就足以让任何敌人感到心惊。记得在与吕布对决时,关羽和刘备与张飞一起联手,依旧未能完全制伏吕布。更让关羽感到敬畏的是吕布在辕门射戟时的英勇表现。在当时,吕布几乎没有使用过长弓,但他竟能一箭命中目标,震慑了在场的所有人。此时,关羽对吕布的敬重,已经没有丝毫保留。
赵云,号称“常胜将军”,同样是关羽心中不敢轻视的猛将。赵云在穰山一战中的英勇表现,以及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刘备儿子阿斗的壮举,让关羽刮目相看。赵云的勇气与冷静,令关羽深感佩服,尤其是在随刘备渡江时,关羽从未阻拦过赵云,因为他知道,有赵云在身旁,刘备的安全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此外,还有两位将领,关羽也非常敬重。黄忠,虽年老体衰,但依旧是一位勇猛的战士。关羽曾亲自与黄忠对战,结果竟然大战数百回合未分胜负。黄忠那如神般的箭术,更是让关羽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黄忠在作战中仍能保持如年轻将领般的敏捷和勇猛,这无疑证明了他依然是刘备阵营中的一位重要力量。
最后,张辽,曹操麾下的一员猛将,曾是吕布的大将。关羽与张辽有过交情,两人在吕布败北后,心中各自有自己的苦衷,因此相互理解、互为朋友。关羽为张辽求情,甚至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时,张辽的“云长兄”一声呼唤,让关羽心中生出几分敬意。两人之后也结为莫逆之交,张辽成为关羽口中的“文远”。
这六位英雄:刘备代表“仁义”,诸葛亮象征“智谋”,吕布与赵云展现“勇猛”和“孤勇”,黄忠与张辽则是“忠义”的化身。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征服了关羽,也征服了历史,成为了三国中永恒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