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中的英雄杨业使用的是刀,那他的儿子们却全然改用了枪,这究竟是为何呢?这是萨沙在其第172集问答中所提出的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虽然在许多小说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些精彩描写,但实际上,古代的军事作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尤其是在武器的选择上。关二哥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杨业的那把大刀,以及水浒传中关胜使用的关王刀等几乎都是骑兵装备中罕见的武器。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古代战争中,骑兵所使用的长枪才是最为常见的武器。骑兵和步兵都尤其依赖于长兵器进行作战,而短兵器,像马刀之类的武器,则通常是在长兵器失去后不得已而为之的防身工具。值得一提的是,人们一般认为大刀的起源与古代的戈息息相关,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才演变为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大刀。
在古老的战车时代,由于战车的庞大身躯,使得士兵在战斗中无法正面使用长兵器进行刺杀,他们只能选择从侧面进行劈砍。于是在战车上,士兵们通常会使用戈等武器,借助侧面的角度攻击敌人。虽然大刀曾一度被骑兵所装备,但这段时间并不算长,之后便迅速退出了骑兵的武器配置。相较之下,小说中描绘的狼牙棍仍能见到它的身影,这又是基于怎样的原因呢?
主要是由于大刀自身的一些缺陷导致了它在实战中并不灵活!同长枪相比,大刀的攻击效率显然较低。在骑乘马匹之时,长枪并不需要像大刀那样进行复杂的挥动。骑兵只需要依靠马匹的速度,稳稳地抓住枪杆,瞄准后直接进行刺杀即可,而这过程通常只需短短的零点几秒钟。然而,大刀在挥舞的过程中,从劈砍到落刀,至少需要花费二到三秒,这一段时间上的差别直接影响了战斗的生死结果。
再者,大刀的重量也是一大问题,它的重量通常在超过十斤左右,想要有效使用,骑兵需要具备相应的臂力。而在这方面,长枪则给予了更多的人可使用的机会,它由木杆和金属枪头构成,整体较轻,几乎任何人都能轻松操控。因此,在问到为何笨重的狼牙棍依旧有人使用时,其实狼牙棍是被视为一种特种武器,主要是用于针对重甲骑兵的。无论是长枪还是大刀,都很难刺穿厚重的防具,而狼牙棍因其独特的打击方式,能有效地对重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古代骑兵的作战几乎都是以长枪配合短马刀为主,而极罕见地使用大刀或狼牙棍作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代步兵中少数使用大刀或长刀作战的特种兵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专门对付骑兵。他们运用长刀的技巧在于斩断敌方马匹的腿部,尤其在面对重骑兵时,马腿的脆弱性成为了他们反击的关键,一旦重骑兵的马腿被斩断,重骑兵将失去战斗能力。
然而,斩马腿这一行动实属十分凶险。面对敌骑兵的猛烈冲击,即便步兵能够一刀斩断敌马腿,自己遇到的危险与威胁也几乎无法避免,存活下来的机会微乎其微,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自杀式的兵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战争的残酷与激烈,即便是在面临马匹被斩断的危机时,步兵依然肩负着令人心惊胆战的重任。
总而言之,尽管我们在小说中享受着那些英雄形象的塑造与传说,但真实的古代武器使用却在许多方面与故事情节背道而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战斗方式,各种武器背后的选择与传承都铭刻着历史的印记。对于军事历史的探讨,在时间的长河中,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希望本篇文章能给读者带来新的视角与思考,也对古代军事战术的认知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