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裂痕: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的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创始人
2025-09-25 09:34:13
0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长安城朱雀大街上万国使节络绎不绝,胡商驼铃彻夜不息。大明宫中,唐玄宗李隆基欣赏着杨贵妃新谱的《霓裳羽衣曲》,梨园弟子舞姿翩跹如天上人间。此刻的大唐,疆域东至安东都护府(今朝鲜),西抵安西都护府(今中亚),南达日南郡(今越南),北控单于都护府(今蒙古),人口逾五千万,创造了古代世界文明的巅峰。

然而,在盛世华章掩盖下,均田制崩坏引发的流民潮正涌向边疆,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掌控的十九万精兵已占帝国边军三分之一。当渔阳鼙鼓撕裂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夜的宁静时,这场将大唐拖入深渊的浩劫,已在盛世肌理中蛰伏多年。

大唐的根基在玄宗朝后期已然腐朽。均田制自高宗朝起渐次瓦解,至开元年间“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宣公奏议》)。天宝年间,失去土地的流民达三百万之众,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彻底崩溃。为应对吐蕃与契丹的威胁,帝国转向募兵制,并在边境设立十大节度使。这些军事重镇掌控地方财政、行政与人事权,形成“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新唐书·兵志》)的割据势力。

安禄山正是此制度的受益者,这位精通六蕃语言的粟特混血将领,通过贿赂御史中丞张通儒、宰相李林甫,在十年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控精兵十八万,占帝国边军40%。他在范阳城北筑雄武城,“贮兵器,畜战马,聚粮草”(《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其军械库中仅弓矢便存五十万具。

朝堂的腐败加速了危机,李林甫为专权“请专用蕃将”,导致安思顺、哥舒翰等蕃将集团崛起。继任者杨国忠与安禄山势同水火,多次奏称“禄山必反”。当杨国忠派人搜查安禄山长安宅邸时,幕僚严庄疾呼:“公若不行大事,必死杨国忠之手!”(《安禄山事迹》)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755年12月16日),范阳城战鼓震天。安禄山以“奉密诏讨杨国忠”为名,率十五万大军南下。由于中原承平四十年,“州县发官铠仗,皆穿朽钝折不可用”(《新唐书·兵志》),叛军如入无人之境。仅三十三日,叛军攻占东都洛阳。次年正月,安禄山于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名将哥舒翰率二十万新募士兵镇守潼关天险。他深知“利在坚守,不利轻出”(《旧唐书·哥舒翰传》),但杨国忠疑其拥兵自重,强令出关决战。天宝十五载六月初八,唐军在灵宝西原中伏,溃兵挤满黄河河道,“后军见前军陷,皆溃,河北军望之亦溃”(《资治通鉴》卷二百十八)。叛军乘势攻破潼关,长安门户洞开。

六月十三日凌晨,玄宗仓皇西逃。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饥疲的禁军发动兵变。右龙武将军陈玄礼率众诛杀杨国忠,继而逼死杨贵妃。太子李亨借机北上灵武,七月十二日即位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十五日后,长安沦陷。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将尹子奇率十三万大军围攻江淮门户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迎真源县令张巡入城共守。在兵力不足七千的绝境中,唐军创造性地运用蒿人借箭、凿城泼油等战术,坚守十个月之久。粮尽时,守军“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新唐书·张巡传》),最终城破之日仅存四百人。这场惨烈的保卫战,为唐朝保住江南财赋之地赢得战略转机。

肃宗采纳郭子仪建议,向回纥借兵四千。双方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至德二载九月,郭子仪率十五万联军在香积寺(今陕西长安)大破叛军,斩首六万级。三日后唐军收复长安,回纥欲行劫掠,广平王李俶(后为代宗)跪求回纥叶护:“今始得西京而遽俘掠,则东京之人皆为贼固守”(《旧唐书·回纥传》),终保都城免遭涂炭。十月十八日,洛阳收复。

乾元元年(758年),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安庆绪于邺城(今河南安阳)。因肃宗不设统帅,仅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导致指挥混乱。史思明率五万精兵来援时,唐军“大风昼晦,咫尺不相辨,两军大惊,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此役损失战马七万匹,兵器辎重殆尽。

叛军内部更迭如走马灯:安庆绪杀父安禄山(757年),史思明杀安庆绪(759年),史朝义又杀父史思明(761年)。宝应元年(762年),代宗继位后启用仆固怀恩,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广德元年(763年)正月,穷途末路的史朝义在温泉栅(今河北卢龙)自缢,历时七年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终告平息。

战乱最烈的河南、河北“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全国户籍人口从天宝十四载的891万户锐减至广德二年(764年)的293万户,汴水沿岸“百姓凋残,地阔人稀”(《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六)。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泣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为尽快平息叛乱,唐朝任命安史旧将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张忠志(赐名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这些河朔藩镇“虽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赋、刑杀皆自专之”(《新唐书·藩镇传》),开启延续150余年的割据局面。

肃宗设观军容使开宦官监军先例,代宗时期,宦官程元振、鱼朝恩掌控神策军。至德宗朝,宦官获得神策军统率权,形成“威权日炽,兰锜将臣,率皆子蓄,藩方戎帅,必以贿成”(《旧唐书·宦官传》)的恶性局面。

江南成为帝国新命脉。广德元年(763年)漕运恢复时,“岁转粟百一十万石”(《新唐书·食货志》)。大历年间(766-779年)浙江西道每年上供绸缎占全国总额的25%,两税法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王维在陷贼期间写下“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菩提寺禁口号》)。韦庄《秦妇吟》记录“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这种集体创伤催生了杜甫“三吏三别”的史诗,也促使韩愈发起古文运动,试图以儒学重建精神秩序。

宝应元年(762年)深秋,流落蜀地的玄宗返回长安。当他途经马嵬驿时,白发老翁捧出珍藏的贵妃锦袜:“此去西行路,犹闻夜雨铃”。太上皇掩面而泣的瞬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安史之乱不仅摧毁了均田制、府兵制、募兵制三重支柱,更导致军事权、财政权、行政权向地方与宦官转移。当河朔三镇在763年竖起割据大旗时,长安大明宫的铜漏依旧精确滴落,但帝国的生命之水已在七年战火中流失殆尽。这场肇因于制度失衡、激化于君臣猜忌、终结于权力妥协的浩劫,最终将中华帝国从开放的“世界主义”推向了内敛的“本土化”轨道,其制度创伤直至北宋建立方得治愈。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 《资治通鉴》(司马光,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旧唐书》《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安禄山事迹》(姚汝能,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唐代藩镇研究》(张国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

6. 《剑桥中国隋唐史》(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相关内容

原创 ...
各位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一段充满爱恨情仇的历史故事。在隋末唐初那个...
2025-09-25 09:07:25
戈壁徒步众筹话术文案合集|...
徒步众筹文案合集|走进戈壁,让支持成为力量 在江苏微网,我们专注为...
2025-09-25 09:07:09
原创 ...
咱们今天聊聊三国时期的一个大事件,曹髦讨伐司马昭。曹髦呢,是曹魏的...
2025-09-25 09:06:45
北京双飞6日游最佳路线推荐...
北京是一座文化多元的城市,融合了汉族、满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2025-09-25 09:06:25
国庆带娃江西婺源5天4晚怎...
国庆长假,对咱们家长来说,可是个带娃出游增长见识、增进亲子感情的好...
2025-09-25 09:06:23
安徽旅游推荐精华4日线路,...
家人们,如果你还没去过黄山,那真的太亏啦!黄山,这座位于安徽黄山市...
2025-09-25 09:06:15
原创 ...
一、汉中之战的迷雾 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之间的汉中之战堪称迷局,...
2025-09-25 09:06:05
原创 ...
前言: 南京城的玄奘寺,一座历经千年风雨、承载着无数信徒虔诚祈愿...
2025-09-25 09:06:04
为什么北伐军只有10万人,...
中国历史结合地理然后以唐朝为分界线,可以将唐朝之前的历史看作是东西...
2025-09-25 09:06:03

热门资讯

原创 项... category:history,content: 项羽射了刘邦一箭,刘邦没死,从此中国象棋多了一条...
原来古诗里藏着这么多围棋技巧!... 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觉?读古诗时总觉得某句特别熟悉,细想才发现,原来古人早就把围棋的门道写进了文字里!...
原创 为... 唐代诗人杜牧在其诗《题乌江亭》中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一句流露出他对项羽自刎乌...
第二代秦PLUS DM-i的省... 提车这半个月,我这个合资车迷算是彻底哑火了。原本冲着“销冠神车”的标签来挑刺,结果第五代DM技术的油...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虽然许多人以“匡扶汉室”的旗号起义,但大多数都只是借此口号为自己谋取利益,真正意图恢复汉朝...
原创 1... 1957年3月25日,福建省厦门市的天空湛蓝,天气格外宜人,海面上风平浪静。福建早春的三月已然温暖,...
原创 释... 少林方丈被查,账目漏洞百出,千年古刹陷入混乱。 去年八月初一,少林寺官网发通报说原方丈释永信因201...
原创 吴... 提到吴法宪这位开国中将,许多人肯定会对这个名字感到耳熟能详。他的生平充满了矛盾,令人生出无限感慨。在...
古代为什么不把犯人关进监狱,而... 一个重刑犯,带着手铐脚镣,被衙役押着,一步一趔趄的走上大堂,大人拍了一下惊堂木,说—— “判你有期徒...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诸葛亮进行了他生平的第五次北伐。这场战役他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展开了长达数月的对峙,时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