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曹操麾下有一位著名的“常败将军”,他虽然在单挑中屡次战败,但曹操始终没有对他进行惩罚,反而对他极为器重。那么,这位“常败将军”究竟是谁呢?
实际上,这位“常败将军”指的正是许褚。许多人可能会觉得疑惑,因为许褚的战斗力在曹营中几乎是数一数二的,他是曹操军中的强力将领之一,甚至有人称他为“曹营战斗力最强的将军”。那么,为什么说他是“常败将军”呢?其实,仔细回顾许褚的战绩,我们可以发现,他确实在多次关键的单挑中落败,完全配得上这一称号。
许褚与典韦的初次交锋,是他第一次在《三国演义》中亮相。那时,许褚为了保护家族成员,在乱世中修建了防御设施以抵御乱兵。而正当他为家族担忧时,曹操击败了黄巾军的何仪部,许褚主动出击,捉拿了何仪。在典韦要求交出何仪时,许褚不仅拒绝交人,反而挑衅典韦。这一行为让在场的人都感到非常震惊。许褚与典韦交手,并没有分出胜负,这也说明许褚的武力并不比典韦强。
许褚挑衅典韦,乍看之下似乎不太符合常理。毕竟,许褚本应专注于家族安全,避免引起麻烦,但他却主动挑衅曹操手下的典韦。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许褚的目标是引起曹操的注意,他希望借此机会投降曹操。当曹操询问他是否愿意归降时,许褚毫不犹豫地回应道:“固所意也”(即“这就是我原本的意图”)。从许褚的言辞中可以看出,他的所有行为,其实都是为了在曹操麾下谋得一席之地。因此,他与典韦的对决,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许褚为自己争取机会的手段。
许褚投降曹操后,被封为都尉。在曹操攻打徐州的过程中,吕布趁机偷袭了曹操的老巢,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曹操回兵后,便让许褚打头阵迎战吕布。许褚与吕布激战了二十回合,似乎两人不分上下。然而,曹操在战后却立刻表示:“吕布非一人可胜”,并要求六员猛将合力围攻吕布。这一行动说明,曹操已经意识到,许褚单独面对吕布很难取胜,若继续作战,许褚可能会败下阵来。
接下来,许褚的战绩依旧没有好转。在“煮酒论英雄”后,刘备为了避开曹操的追杀,攻占了徐州,这让曹操愤怒异常。曹操原本可以轻松击败刘备,但关羽的强大实力让曹操不得不另起谋划。曹操设计了一个诱敌之计,让许褚和徐晃合力断绝关羽的退路。然而,关羽却成功地击退了许褚和徐晃,几乎让曹操的计划功亏一篑。这一战也暴露了许褚在关羽面前的劣势。
许褚与颜良的对决也是一场令曹操脸红的战斗。白马之战中,颜良表现得异常强悍,曹操的几名将领接连战败。曹操眼看情况不妙,决定派出许褚上阵,但许褚也未能改变战局,反而在与颜良的较量中陷入了困境,显得无力回天。
许褚与赵云的战斗发生在穰山之战。在这场较量中,许褚与赵云交手了三十回合,结果平分秋色。然而,随着战斗的深入,许褚渐渐感到了力不从心。赵云的轻巧灵活使得许褚不得不竭尽全力,而赵云依然游刃有余。最终,赵云成功脱困,并取得了多次战果,显示出许褚在赵云面前的劣势。
许褚与马超的战斗则是在渭水之战中展开的。许褚脱掉盔甲,与马超展开了血战,许多人对他的勇气表示敬佩。然而,事实上,许褚已经在战斗中处于劣势。虽然他折断了马超的枪杆,但自己也因此失去了武器。在没有武器和盔甲的情况下,许褚明显处于下风。曹操也意识到这一点,立刻派遣夏侯渊和曹洪支援,才避免了许褚的彻底失败。
最后,许褚与张飞的战斗发生在汉中之战。张飞趁夜袭击许褚,而许褚喝醉了,显得反应迟钝。张飞迅速给了他致命一击,许褚在战斗中几乎被打得落马,幸得手下救援,才没有落败。这一战的失败,使得曹操极为愤怒,决定提前向刘备挑战。
总的来说,许褚虽然屡次单挑失利,但他的战败并非因为他缺乏实力,而是因为他遇到了顶尖的敌手。而正是这种倒霉的连败,使得曹操对他没有任何责难,反而更加器重他。许褚的忠诚与勇气,让曹操始终保持对他的信任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