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初,关于授予军衔的名单被递交给朱德进行审阅。细致认真的朱德在中将的名单中注意到缺失了一位关键人物。经过询问后,得知此人因被免职而回乡,已在家乡过了两年悠闲的农民生活。朱德当即下令,派人前往他的家乡请他回京参加隆重的授衔仪式。
朱德这一决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何种人物能够引起朱老总如此重视?这个人便是肖新槐将军。他不仅是名副其实的老红军,在抗美援朝中还担任过志愿军的军长,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了无可磨灭的力量。
肖新槐出生于湖南宜章县,贫困的家庭使得他只在私塾中学习了短短半年。从八岁起,他便常和父母一起在田间劳作,经历了无数挫折与不公,久而久之,肖新槐养成了嫉恶如仇的性格,立志要替穷苦的百姓争取正义。
随着秋收起义的推进,工农运动愈发壮大,肖新槐积极参加了这一活动。1928年1月,跟随朱德参与湘南起义后,他就坚定地跟随朱老总,随后上了井冈山,担任红四军特务营的副排长,成为了朱德身边的一员骨干。
作为老部下,肖新槐在围困井冈山的战斗中表现得相当出色,他的勇敢与智慧为朱老总赢得了声望。在五次反“围剿”的激烈战斗中,他多次立下赫赫战功,逐步晋升为营长、团长,再到师长,最终随主力红军一同进行长征。
在漫长的长征途中,肖新槐勇往直前,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高耸入云的雪山,跨越湿滑难行的草地。抵达陕北后,他进入抗大学习。当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肖新槐被编入120师,奔赴晋西北地区参与抗战,积极在与日军的斗争中展现了杰出的领导才能。
在敌后坚持了六年的游击抗战中,肖新槐担任过支队司令员和晋察冀分军区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在抗战胜利后,他参与了清风店、平津和太原战役,屡次因其贡献而受到表彰与赞扬。
抗美援朝战役开始后,肖新槐作为后备队赴朝作战。他参与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并在当时担任第66军军长。彭老总对他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第66军每一战都打得愈加出色!”因此,肖新槐还被朝方授予了二级国旗勋章,以表彰他的杰出贡献。
由于长期的战斗生活,肖新槐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在第四次战役结束后,因为健康问题,他不得不回国接受治疗。稍有恢复后,他被任命为山西军区司令,但不久旧伤又复发。
1953年,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上级决定让他免职,返回家乡疗养。即使按照他的军衔需安排警卫班保护他,肖新槐依然拒绝了这种安排。他极力想要避免给地方带来麻烦,选择和村民们一起下田干农活,过上了简单却充实的生活。
回乡后的肖新槐拒绝了所有的优待,他自主养鸡种菜,全然不依赖组织。在大授衔的时刻,朱老总亲自派人将他请回北京。尽管那时肖新槐并无职务,但作为南京军事学院的学员,他仍有资格参与这场重要的授衔仪式。
1955年,肖新槐被授予了中将的军衔。授衔仪式结束后,他继续留在北京工作。但在1956年7月,因身体原因再度离职休养,此后他便回到了故乡居住,直到1980年病逝,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