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晋版的石头记:西晋丢失的传国玉玺,东晋是怎么奇遇拿回来的?
创始人
2025-09-24 09:04:12
0

西方的教皇手持权杖,法老也握有法杖,东方的皇帝拥有玉玺,而官员则配备官印;至于我们普通百姓,则有姓名章,公司法人则使用法人章……总之,权力和威望本质上是抽象的存在,因此自它们诞生起,人们就努力想把它们具象化,由此诞生了权力的象征物和凭据。

小时候爱看武侠剧,但那时候完全不懂为何那些所谓的武林盟主令、圣火令能有如此威力,不就是一块破牌子吗?长大后才渐渐明白,这些信物的力量其实不在于它们本身,而是强者赋予它们的权威和威信。

回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然而仅靠一个称号巩固自己及后代的统治显得过于脆弱。毕竟,今天你可以称皇帝,时间一久,任何阿猫阿狗也能自封皇帝。怎么办?必须给皇权加上独一无二的标志,让没有这些标志的人无法称帝,这就像现代的防伪码。传国玉玺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象征。

传国玉玺,又名“传国玺”,是皇帝专用的印玺。它长宽各四寸,玉质方圆,印钮设计为五条交织的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象征“皇权天授,正统合法”,被视为皇权的象征信物。

不过,这传国玉玺本质上不过是一块石头,充其量算是一块外观精美、质感细腻的玉石。但自从秦始皇将毕生心血灌注于此,它便成为后世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法宝。就像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逍遥派掌门的戒指一样,拥有它就像握有权力的钥匙。

老实说,古人还是讲究规则的。在魏晋以前,基本上都遵守祖龙先生设定的规矩:没有那块玉玺,不得称帝;即便有了玉玺,若不具备资格也不能冒称,更不会任性地毁掉那块玉玺。

真正乱了规矩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凭借皇室血统不承认那块玉玺的权威,孙权也跟着效仿,打破了传统的称帝条件。

随后司马家族篡魏建立晋朝,彻底破坏了传国玉玺的内涵——只要能抢到玉玺,就算你名不副实,也能称帝。

从西晋开始,社会变得异常重视这块玉玺,几乎成了天下的唯一象征。

但司马家运气不好,兄弟反目,结果玉玺竟然落入外族手中,被敌人用作号令武林的信物。

公元311年,永嘉之乱,洛阳陷落,传国玉玺连同晋怀帝一起被前赵匈奴刘家掠获。

不久后,石勒崛起,击败匈奴刘家,成为传国玉玺的新主人。玉玺随后由后赵掌控,经历冉闵屠羯之后,又落入冉闵手中。

实际上,当时天下早已乱象丛生,许多人即使没有那块玉玺,依然称帝,比如东晋、前秦、前燕等国。虽然玉玺已经不再是称帝的必备条件,但有它仍是一种加分项。

正因为如此,许多政权都对冉闵手中的传国玉玺虎视眈眈。冉闵被击败后,慕容儁仅稍作休整,便派遣慕容评和侯龛率领一万人精兵攻打邺城。毕竟,传国玉玺若落他人之手,后果难以想象。

冉闵的儿子冉智坚守邺城,城门紧闭抵抗,但外面士兵纷纷归降前燕。邺城如孤岛一般,粮食告罄,甚至到了以人相食的地步。你爹爹已逝,自己还能如何?只能垂死挣扎。

冉魏残余势力很清醒,知道单凭自己无法生存。核心战力已失,依赖汉人招牌吸引支持也难以维持,与胡人和睦相处更是无望。因此,冉魏最终决定向东晋靠拢,毕竟同根同血,且他们手中还握着汉室正统象征的传国玉玺。

冉魏派使者向东晋朝廷递交降表,恳请投降,并向谢尚求援。

此前,冉闵倒台前夕,冉魏黄河南方势力早已归顺东晋,且东晋也趁前燕清理河北时发动北伐。

这次东晋北伐,时机选择得当,但机会却被误用。当时东晋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殷浩力图削弱实力派能臣桓温,北伐计划正是殷浩主动提出,但背后复杂纠葛不少。

话题便转向桓温,这位能干将军早已捕捉到北伐时机,却因朝廷不愿支持而受阻。桓温耐心等待,频频上书请求北伐,虽屡遭拒绝,但他知道,殷浩挡在前头,迟早会失势。

351年12月,桓温加紧施压,他上奏北伐后率五万人军队驻扎武昌。鉴于过去王敦、苏峻的叛乱历史,以及桓温曾私自灭蜀,朝廷颇为紧张,殷浩甚至想借机辞职逃避。

司马家族的表现真是让人无语,既怕桓温又招惹他,朝廷软硬不吃,弄得大家都手忙脚乱。

朝廷辅政司马昱赶忙出面调停,安抚桓温,声称即将批准北伐,但请求桓温撤军武昌,以免引起误会,损害其形象。

桓温得逞,立刻撤军荆州,并书面承认自己过于冲动,表示会改正。

随后,殷浩于352年2月发动北伐,但这次北伐注定是东晋北伐的典型失败案例。

出征前,殷浩兴奋或紧张过度,从马上摔下,预示不祥。

出征后,谢尚未能安抚好新降军阀张遇,导致张遇叛变投靠前秦,派兵占据洛阳及仓垣,给东晋北伐埋下巨大隐患。

谢尚无力安抚张遇,只能与羌人雇佣兵姚襄联手进攻张遇。

前秦察觉自家盟友遭袭,急派大军援助张遇。

两军在颍水诫桥激战,谢尚大败,死伤惨重,谢尚狼狈逃回淮南,姚襄护送其撤退。

谢尚稳定后,把后事交由姚襄处理,自己则返回朝廷谢罪,显然有早退嫌疑。

殷浩则撤退寿春,想避开险境,表现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态度,表明北伐重在参与而非全力拼杀。

七月,苻雄迁徙张遇及陈郡、颍川、许昌、洛阳五万余户民众到关中,并任命杨群为豫州刺史镇守许昌。

这就是东晋此次北伐的全貌,耗费巨大却几无建树,简直成了北方战场的笑柄。后世对东晋不满由此而生,要说爱东晋还真不容易。

殷浩的北伐未能对前燕北方势力造成实质性打击,但慕容儁依然派慕容军、慕舆根、皇甫真等将领带领二万人助攻邺城,目标是抢夺传国玉玺,防止东晋与冉魏连接。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东晋虽然糟糕,偶尔也走了狗屎运。谢尚部将戴施见冉魏求援,便从仓垣调兵驻扎棘津,索要传国玉玺。

邺城守军有些犹豫,毕竟通常交付宝物要货款一并到位,东晋尚未发兵,先索玉玺,令他们难以抉择。

戴施见守军态度冷淡,便带领百余特种兵潜入邺城三台防守阵地,说:“燕军围城,道路阻断,若交出传国玉玺,我立刻急报天子,天子闻讯必会迅速发兵救援。”说实话,戴施这套“先打订金,再画大饼”的做法,换到现代商场,那绝对是个顶级销售经理。

就这样,邺城守军被哄得心安理得,最终交出了传国玉玺。戴施秘密派人将玉玺送往枋头。

然而,戴施这位“业务经理”在交出玉玺后,根本没机会兑现承诺。邺城粮尽人困

相关内容

永泰发布六条主题旅游线路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作为省会生态后花园的永泰县已备好文旅盛宴。9月2...
2025-09-24 08:44:53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小头五分...
#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小头五分镍币:历史长河中的璀璨遗珠 ## 一...
2025-09-24 08:34:55
原创 ...
新中国成立后,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截至2024年1月24日,中国...
2025-09-24 08:34:41
原创 ...
杰弗逊的家庭背景与婚姻 托马斯·杰弗逊,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
2025-09-24 08:33:59
原创 ...
布什家族这个名字,虽然可能不是每个人都熟悉,但“老布什”和“小布什...
2025-09-24 08:33:52
原创 ...
说起多尔衮,几乎无人不知,他可谓是奠定清朝统一江山的关键功臣。作为...
2025-09-24 08:33:34
原创 ...
前言 钓鱼岛,这片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小岛,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复杂...
2025-09-24 08:32:34
原创 ...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决定出征攻打骊戎。出征前,晋献公按照惯例进行...
2025-09-24 08:32:28
原创 ...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自立号称...
2025-09-24 08:32:22

热门资讯

原创 整... 1947年9月,张灵甫率领整编第74师,经过数日鏖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如愿攻陷了淮阴城。这一战...
物证山河丨一块牌匾的无声铭记 开栏语 三晋大地,这片浸染着先烈热血的土地,不仅是华北敌后抗日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原创 三... 事实上,张郃之所以在《三国演义》中上半场屡次失利,下半场却突然崭露头角,成为名将,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萨师俊:誓... 新华社福州7月20日电在福建福州市中心的安泰河畔,朱紫坊22号萨家大院饱经沧桑。叩开红漆大门,挂在厅...
原创 为... 翻开《三国演义》,无数名将如流星划过乱世的天幕,而他们生命的终点,竟有诸多不约而同指向同一种方式——...
原创 刘... 朋友们,咱今天聊聊历史上挺有名的一个事儿 —— 白马之盟。这事儿发生在西汉,主角是汉高祖刘邦,这事儿...
吞辽灭宋的金国,为何在巅峰时期... 全文共2838字 | 阅读需7分钟 我们都知道,金国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发展壮大,实现了吞辽灭宋的大...
原创 燕... 在一个寒冷的秋夜,燕青在自己的屋子里整理行装。他不仅带走了一些金银珠宝,还准备离开梁山,这个曾经的家...
秦始皇是姓赵还是姓嬴? 编辑 | 趙英雄 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其姓氏和称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
原创 八... 白彦镇的胜利:八路军与日军的战术较量 1940年2月,八路军在白彦镇展开了激烈的战术对决,这个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