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入侵中国用了14年,为何打了印度一次就放弃了,难道印度的武力值高于中国?
1931年,日本制造918事变,就开始侵略中国了,并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等广大土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南下攻占菲律宾、印尼、缅甸、马来西亚等地。
1944年,德国在欧洲战场受挫后,他为了让盟友日本在亚洲战场牵制更多的盟军,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劝说日本进攻印度。与此同时,盟军从滇缅公路、驼峰航线运往中国的物资,都需要从印度中转,这也让日本很希望占领印度,切断外界对中国的援助,削弱中国的抵抗力量。
1944年3月,日本派出3个师团,约10万军队,开始入侵印度。印度的英帕尔地区是中印公路的咽喉,也是盟军的后勤补给之地,这让日军将自己的第一个侵略目标放在了英帕尔身上。
英帕尔地区到处是山和茂密的丛林,没有公路可走,日军坦克、卡车等无法通行,有着“鬼畜”之称的日军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只能选择用自行车和数万头牛、羊等牲畜来运输物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爆发后,英国将大量的驻印士兵调往欧洲参战,导致印度国内兵力空虚。1942年,日军就从印属印度轻松夺走缅甸地区,这让牟田口廉也变得狂妄自大,觉得自己只需要3周时间,就可以占领印度的英帕尔地区。牟田口廉也只带了3周时间的后勤物资。
和英印联军遭遇后,英印联军的表现果然如牟田口廉也所料,不堪一击,很快被日军击败并逃走。
不过,英印联军撤退时,选择了“坚壁清野”的战略,将所有的战略物资带走或者烧毁。日军无法从印度获得任何物资补给。而牟田口廉也的10万大军带着数万头牛羊,行军非常缓慢。4月,印度进入了雨季时期,连绵大雨导致道路泥泞,日军行军更加艰难且缓慢。与此同时,英印联军利用自身对地形的熟悉,不断攻击日本的后勤队伍。美国战斗机也配合英印联军轰炸日军,导致日军数万牛羊不断受到惊吓四散逃走,或者死亡,让日军出现了物资短缺情况。
物资短缺后,牟田口廉也不愿放弃军事任务,他声称“日本军队能靠食草为生”,开始鼓励士兵吃树皮、食草充饥。同时,日本士兵不适应印度的高温气候,以及风吹雨淋、蚊虫叮咬和牛羊等动物死亡后出现的腐烂、尸臭等,在军队中出现了疟疾、痢疾等疾病,很多士兵病倒了。
日军还未和英印联军爆发大规模战争,就因为饥饿、疾病倒下了4万士兵。英印联军趁日军在丛林中挣扎时,修筑了非常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缺乏坦克等大型装备,以及足够的弹药等,他们攻不破英印联军的坚固堡垒。日军的惨状,却让英印联军选择主动出击,开始反攻日军。
英帕尔战役持续了4个月时间之久,英印联军在战斗中伤亡1.6万,日军伤亡2.5万人。日本还因为饥饿、疾病等减员4万人。日本损失了6万人,没有能力继续作战之后,只能选择撤退。
日军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因为在英帕尔战役中的愚蠢决策和惨痛失利,被日本士兵骂为“鬼畜将军”。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做了非常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同时,日本向中国投入了105个师团,300多万兵力来入侵中国。1944年,日本入侵印度时,轴心国不论是德国在欧洲战场,还是日本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都开始落于下风了。日本全线兵力吃紧,腾不出多余的兵力用来入侵印度。日本只派遣了10万驻缅甸日军攻打印度。印度是一个拥有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数亿人口的大国,且还有英军驻守,10万日军没有能力吃掉印度这个庞然大物。
日本输掉英帕尔战役之后,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兵力继续投入去入侵印度,只能选择放弃入侵印度。
次年,日本就战败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