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个视角问题。
站在古代百姓的视角,我们会觉得某个官员是坏人;站在古代官员的视角,我们却可能觉得这个人情有可原;而站在皇帝的视角,我们却可能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有点缺点但是却很好用的工具。
在三国时期,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我们可以称呼他为老石。
老石出身一般,家境贫寒。虽然读过书,个人才华横溢,但是因为上头没人,仕途也没什么指望。
于是后来,老石入仕之后,就只能被派去种地,做了一个管理屯田的小官。
但是后来某一天,机缘巧合之下,京城来了一个谒者,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中央组织部专员。这个人负责到地方上进行考察,推荐合适的人才。而那一天,这位组织部专员要回去的时候,恰好没有车。然后老石就被叫过来,给这个人驾车,送他回邺城。
没想到的是,双方在路上聊了几句,这位组织部专员很快发现,老石还挺有才,而且还挺会来事。所以,回去之后,老石就被推荐了。
而最后,通过推荐,京城这边就有一个大佬,注意到了老石。
这个大佬,就是司马懿。
当时的司马懿,还不是后来的辅政大臣,虽然有些权力,但权势并不是特别大。所以这个时候的司马懿,特别喜欢提拔有才华的年轻人,尤其是这种出身寒门的年轻人。毕竟,这种人被提拔起来之后,肯定会坚定追随他。
在抱上了司马懿这条大腿之后,老石的仕途,也开始步步高升。后来,司马懿更是将老石,塞到了自己大儿子司马师麾下,做了司马师的得力助手。
再之后,等到老石在资历方面弥补的差不多了,司马懿直接将老石外放,先是负责也邺城屯田,随后又做了一郡太守。
而对于司马懿的知遇之恩,老石自然也很感动。所以后来,老石就成了司马家最忠诚的拥护者。在曹爽和司马懿争权的时候,老石更是成了司马家的最强‘嘴替’。没事的时候,就上疏弹劾一下曹爽。
这样的老石,对于司马家来说,无疑是最忠诚的铁杆支持者了。
但同时,这样的老石,却偏偏又有一个毛病。
老石很好色。
对于老石好色这个毛病,司马懿一直很鄙视。而且他多次和司马师提起过,让司马师对老石严加管束。可是司马师却觉得,老石好色,只是个人品行问题,而且问题不大。他更看重的,还是老石的忠诚,还有他治国的才华。
就这样,往后的很多年里,老石逐渐成了司马家最得力的下属。高平陵政变结束以后,老石就被派到了徐州,替司马家监管一州之地。等到司马懿去世以后,老石则是继续效忠于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
在后来的东兴之战当中,老石的表现,更是非常出色。于是再往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开始逐渐让老石接触军队。后来,老石更是替司马家,执掌整个扬州战区。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之后,随着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承了皇位。此时的老石,则是继续效忠于司马炎。就在司马炎接班之后不久,老石就主动带头,去找魏国的末代皇帝曹奂谈条件,逼迫曹奂禅位。最终,在老石的劝说和威逼之下,曹奂只能同意禅位。
至此,老石先后效忠了司马家三代人,西晋也由此开国。而在西晋开国的同时,为了奖励老石的忠诚,司马炎也直接任命老石为大司马。
不过,对于司马炎而言,老石毕竟不是他的心腹。所以很快,在一些有心人的挑唆之下,司马炎开始猜疑老石。但面对司马炎的猜疑,老石却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放弃了军权,老老实实回到了京城,任凭司马炎发落。从始至终,老石连一个条件都没提。
老石的这种忠诚,无疑让司马炎非常感动。于是后来,司马炎也不再猜疑老石,很快就再次提拔老石做了司徒。但此时的老石,先后侍奉了司马家三代人,已经年纪很大了。所以在这之后不久,老石就去世了。
而老石去世之后,鉴于老石的忠诚,司马炎对老石的几个儿子,也是尤为重视,并且极力重用。
老石一共有六个儿子。前五个儿子,都没太多值得多说的。唯有最后的小儿子小石,这里我们要多提一下。
老石的小儿子,名叫石崇。
后来石崇干了什么事情,大家就很熟了。他做荆州刺史期间,直接让人打劫过路客商。靠着这个成了顶级富豪,然后享受极度奢靡的生活。
最夸张的是,后来,石崇请人吃饭,让自己家的侍女劝酒。结果,人家不喝,小石就直接把劝酒的侍女给砍了,并且一连砍了好几个。
从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石崇这种人,肯定妥妥的坏人。他的很多做法,完全就已经是不拿人当人了。
可是从其他西晋高层大臣来说,这种奢靡的生活,或许只是他们家应得的。因为之前在西晋开国的过程当中,老石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司马炎来说,虽然他也知道,老石好色,小石好财。可是这样的石家,却偏偏很让他放心。
毕竟,对于一个顶级开国功臣来说,不图财不好色,皇帝反倒会觉得忌惮。
但如果是那几个被石崇随意杀掉的侍女,从她们的视角来看,石崇这种人,就应该直接被拉出去被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