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一下页面上的“关注”按钮,方便我们日后持续为您推送更多类似深度文章,同时也方便您参与评论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不懈创作的最大动力!
文|彭乙彬
编辑|t
一百年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随着国门逐渐打开,列强纷纷侵占我们的领土,而当时软弱的清政府选择了退让和妥协。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在这场浩劫中,中华文明的众多文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随后的《辛丑条约》彻底将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国家主权受到极大限制,民族尊严严重受损。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作为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曾发表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演讲,这就是史称的“匈人演说”或“匈奴演说”。在这次讲话中,他狂妄地宣称德国士兵应当无情屠杀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无辜的平民和战俘,言辞极尽残忍。威廉二世甚至誓言,要让中国人终身畏惧德国人的铁血统治,令世人见识到了当时中国遭受的严重欺凌和屈辱。
19世纪末,山东地区活跃着一支民间反清力量——义和团。这一组织广泛获得民众支持,反抗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义和团通过传授武艺,迅速壮大,成员个个身强力壮,士气高昂。彼时,洋人频繁试探性入侵,慈禧太后则萌生利用义和团反抗洋人的想法。在一些愚昧大臣的推动下,慈禧派遣军机大臣试图拉拢义和团。义和团随即高举“扶清灭洋”的旗帜,逐步深入北京地区。
义和团所说的“扶清”究竟是真是假?他们实际上将重点放在了“灭洋”身上,因为尽管清政府昏庸无能,但与洋人的压迫相比,底层民众的痛苦更加深重。义和团在与洋人的几次交锋中都取得了局部胜利。他们不仅烧毁洋人教堂,还拆毁了铁路,这些激烈行为引发了列强的强烈反弹,各国联手施压清政府要求取缔义和团,遭到清廷拒绝,战争随之不可避免。1900年5月,局势迅速恶化,五国公使决定调兵入京,逼迫清廷剿灭义和团。
在大沽口战役中,清军惨败,八国联军占领大沽口炮台,清军战斗力大幅削弱。联军随即进攻天津,展开大规模掠夺。1900年6月,日本书记在永定门被清军误杀为间谍,德国公使亦被清军枪杀。这两起事件成为联军全面开战的导火索。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随后发表了振奋军心的“匈人演说”,展现其帝国主义野心,意图迅速扩张德国势力,与英国竞争全球霸主地位。
威廉二世曾访问君士坦丁堡,引发欧洲震动,因为他是基督徒。野心勃勃的他盯上了中国的资源与利益,誓言报复中国。八国联军中,威廉二世任命德国元帅瓦德西为联军总司令,统一指挥作战。1900年7月27日,德国两万远征军从不莱梅港启程,威廉二世在议会上发表激烈演说,直言德国遭到中国侮辱,他誓言将德国国旗插上北京城墙以示报复。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德国及联军大肆侵入中国领土,在中国境内肆意屠杀义和团成员、压迫清政府百姓。中国人并非主动挑衅,而是在反抗列强的侵略。威廉二世却将所有责任推给清政府,掩盖德国自身的侵略行为。他野心勃勃地觊觎中国这块富饶土地,正如当时英国控制着印度和中亚一样,德国也急于抢占东亚市场与资源。
威廉二世的所谓“正义理由”,不过是帝国主义扩张的幌子。他还称将成为东方人的“领袖”,轻蔑地将东方人称为“乌合之众”。他自视甚高,过分高估德国军队的力量,而忽视了东方文明的深厚底蕴。更为骇人的是,他要求德军对中国战俘“格杀勿论”,意图进行族群灭绝式的残酷镇压,扬言要像千年前匈奴人一样,借由阿提拉国王的精神,在中国土地上大展拳脚。
欧洲人自诩是匈人的后裔,称匈奴为匈人,但这更多是他们的臆测。他们妄想压制中国千年,却不知当年匈奴早被汉朝击败。德国当时虽在侵华中取得暂时胜利,但在一战、二战中屡战屡败,最终失败成为历史定论。要想长期统治中国,德国根本不具备条件。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实现了飞速发展。2021年,中美对话中,中国外交大使杨洁篪明确表态,“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教,中国人不买账。”如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敢轻视中国,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已大幅提升。反观德国,昔日的“强国”如今也难以与中国抗衡,一战二战的失败已成历史烙印。
威廉二世当年信心满满,却未曾料到中国人民会在这片土地上坚强崛起。如今,中国已成为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任何瓜分中国的妄想只能成为历史笑谈。
——摘自《匈奴演说与匈奴西征》,山东外事,2010-08-24;赵春晨,《论康梁维新派对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态度》,CNKI,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