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11日深夜,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之展开了对革命党人的血腥捕杀。在这一幕惨烈场景中,周恩来恰巧身处上海,不幸被扣押。究竟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他又是如何从险境中逃脱的呢?
当时,驻扎在上海的第26军是主要的保卫部队,周恩来则居住在商务印书馆的俱乐部内,负责工人纠察队的整编和培训工作。就在11日晚间,反动派开始行动之前,第26军的第2师师长斯烈以一种轻松无事的姿态主动邀请周恩来到师部商讨事务。周恩来由于意识到与26军的合作必要性,决定赴约。后来,他在对这次事件的总结中提到:“敌人是如何欺骗我们的呢?驻守在闸北的国民党师长斯烈,他的弟弟斯励来自黄埔军校,还是我的学生。斯烈正是利用这个微妙关系与我们接洽的。我们被他蒙蔽了,错误地认为可以借助他的身份。起初我们相信他不会对我们下手,然而实际上,我们的重心完全放错了,应该着力于自我武装。斯烈曾写信让我去谈,我就这么被骗过去了,当时我的副指挥也随行。”
当周恩来一行到达时,斯烈仍旧表现得相当客气,似乎不愿对周恩来施加任何压力。然而,他的真实意图却是拖延时间,不让他们离开,同时对工人纠察队展开了攻击。12日凌晨,罗亦农得知周恩来被扣押的消息后,立刻指示一名曾与26军党代表赵舒保持联系的党员黄澄镜去寻求营救。黄澄镜在回忆中说:“经过一番奔波,我们最终来到了宝山路的天主堂第2师司令部。我看到周总指挥怒视着斯烈,坚决抗议他们的叛变行为。此时,房间内已经是一片狼藉,桌椅被推倒在地,碎茶杯和花瓶洒落一地。我听到周总指挥声音威严地对斯烈说道:‘你还真是总理的信徒吗?你们竟公然背叛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反对共产党与人民,这样是绝对无法得到善终的。’在周总指挥的怒斥下,斯烈不得不低下头,艰难地说道:‘我也是受命而行。’经过赵舒与斯烈的私下讨论,斯烈逐渐态度缓和,向周总指挥表示事情“过去了,请您来谈,并没有其他意思。”多次表示这都是误会,并作出道歉。然而,周总指挥根本不予理睬,转身与我一同乘车,冲过重重关卡,最终回到了位于北四川路的罗亦农同志的办公地点。”
这就是周恩来顺利脱险的经过。由陈冠任著作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两书合为一套),详细记录了周恩来在这一时期与毛泽东的互动以及他对中国革命未来的思考。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共党史出版社的畅销书,其中销量已超过百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成为红色历史类的经典畅销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