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朝的那拉氏皇后,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人物是谁?我的答案是《甄嬛传》中的那拉氏皇后宜修,她外表温文尔雅,实际却心狠手辣,暗中害死了其他妃嫔和皇子,还巧妙伪装自己是贤良淑德的母仪天下之人。宜修的亲姐姐,纯元皇后,是雍正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入宫即获得专房宠爱。宜修虽然入宫较早,但因其庶出身份只能做侧福晋,始终处于纯元皇后之下。
虽然宜修表面上对姐姐纯元表现出顺从,但内心却充满了嫉妒与不满。在姐姐怀孕后,雍正便命宜修照顾纯元,本以为她们姐妹感情深厚,没想到宜修心生嫉恨,暗中导致了纯元难产而死,甚至连纯元新生的孩子也未能幸免。这样一来,雍正登基后,宜修顺利成为了皇后。
宜修表面上贤惠端庄、威仪天下,但实际她心狠手辣,尤其对待怀孕的妃嫔,总是采取手段让其流产。富察贵人、甄嬛的孩子,都因为宜修的陷害而丧命。恶有恶报,最终,甄嬛、敬妃、端妃齐心合力,将宜修从皇后宝座上除去。尤其是宜修谋害纯元的事被揭发后,雍正心生寒意,甚至一度想要废除她的后位。如果不是太后留下的遗诏,宜修的后位恐怕早已不保。
即便宜修保住了后位,但她被幽禁在景仁宫,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雍正。与剧中宜修不同,历史中的雍正皇后并非宜修,而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敬宪皇后温文尔雅、贤良淑德,且与雍正皇帝感情深厚。在电视剧《雍正王朝》和《步步惊心》中,孝敬宪皇后都被塑造成母仪天下的完美形象。遗憾的是,孝敬宪皇后仅有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在8岁时夭折了,她再也没有生育后代。尽管如此,孝敬宪皇后仍然稳坐皇后之位,深得雍正宠爱。
孝敬宪皇后从十岁嫁入宫中,陪伴雍正度过了40年风雨岁月。然而,在满清三百年的历史中,出自那拉氏家族的六位皇后中,只有孝敬宪皇后结局较为平稳,虽然无后而终,终究获得了雍正一生的尊重。而其余五位那拉氏皇后却皆未能善终,命运凄惨。
不仅如此,清朝的历史中,不同分支的那拉氏家族也出现了多位皇后。无论是在《如懿传》还是《延禧攻略》中,乾隆帝的继后,均是那拉氏家族成员,虽然姓氏不同,但本质上都属于同一家族。那拉氏家族中,辉发那拉氏、乌拉那拉氏、叶赫那拉氏等分支并非同源,虽都是满洲八大姓之一,但各自的历史背景和命运各异。
在满洲八大姓氏之中,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三位妃子中,就有一位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然而她因夹在母族和婆家之间的矛盾中,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最终因抑郁而病逝,年仅29岁。她生下了皇太极,但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最终未能享受幸福的晚年。
与孟古姐姐类似,阿巴亥作为努尔哈赤的宠妃,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她虽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且深得宠爱,但最终因权力斗争成为了牺牲品。努尔哈赤去世后,阿巴亥被皇太极假传遗命,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被迫生殉的皇后。
继后那拉氏则因乾隆帝的宠爱而获得皇贵妃之位,然而她并未真正得到皇帝的深情,最终在乾隆的冷漠中失宠,且一生没有后代。她病重时,乾隆甚至不以皇后规格下葬她,最后她的棺椁也被安放在纯惠皇贵妃的陵墓中。
慈禧同样来自那拉氏家族,她通过选秀进入宫中,迅速凭借心机和手段成为咸丰帝的宠妃,最终通过“祺祥之变”掌握大清实权。慈禧虽然在政治上权倾一时,但她的专权和贪婪最终导致了大清的衰败。她的去世和随之而来的慈禧墓被盗,成了满清历史中最具讽刺性的事件之一。
慈禧病逝后,隆裕太后成为大清的实际掌权者。她尽管位居皇后,却无权自主,嫁给了一个从未真正爱过她的丈夫光绪帝。随着溥仪继位,隆裕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她虽成为太后,但一直在与权力和自己内心的屈辱抗争,最终在辛亥革命后心力交瘁,郁郁而终。
通过这六位那拉氏皇后的命运,可以看出这个家族并非幸运的家族。除了孝敬宪皇后,其他五位皇后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悲惨结局。尤其是那些未能生育的皇后们,他们的命运更是充满遗憾和无奈。无论是在后宫争斗中,还是在权力的旋涡里,很多人即便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却依然无法摆脱悲剧命运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