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风筝》和《潜伏》后,突然有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剧中,余则成和郑耀先身上似乎都能看到沈醉的影子,那么这三个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余则成显然不是郑耀先。余则成只是保密局天津站的中校机要室主任兼副站长,而郑耀先则是军统八大金刚之一,排名老六。两人身份和地位差距显而易见,但他们与沈醉相比,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某些方面可以说是高度重合。
历史上,军统的确存在着八大金刚,除了这些金刚,还有四大杀手、三剑客。军统的八大金刚是八位少将处长,其中沈醉是老八,总务处处长;而四大杀手中,排名前三的是辣手书生陈恭澍、笑面阎罗王天木、追命太岁赵理君,沈醉则是排在第四的“百变魔徒”;在三剑客中,沈醉是年龄最小的,但却是老大,而老二是同龄的猛子徐远举,老三则是年长八岁的书生杀手周养浩。
余则成和郑耀先身为特务,都有隐蔽身份。余则成的掩护身份是天津广播电台记者,而郑耀先则自称“中央日报记者金默然”,潜伏在延安。特务常常用记者身份做掩护,这也是军统的惯用伎俩。沈醉也用类似的伎俩来掩藏自己的身份,尽管他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却也能冒充记者。在沈醉的回忆录中,他提到,自己在上海时,以“陈沦”或“陈沧”化名,公开的职业是湖南湘光通讯社驻沪记者。事实上,记者的身份给了他很大的便利,不仅能到处采访,拍照,还能隐秘地进行特务活动。这种身份的掩护,不仅让他接触到各种信息,也让他在执行任务时少了许多阻碍。可以说,余则成、郑耀先、沈醉都利用了这一身份,巧妙地穿梭在敌我之间。
有意思的是,余则成和郑耀先的初恋女友与沈醉也有某些相似之处。余则成的初恋是左蓝,郑耀先的则是程真儿。这两个女人的身份几乎一致,都是属于特务圈子中的“地下党”。沈醉的初恋是白云,两人曾经有过婚嫁的打算,但由于沈醉的母亲以及戴笠的反对,这段感情并未走到最后。戴笠对沈醉的劝说极具耐心:“你这个人,怕是被姑娘迷了心窍了吧?你还说要利用她做工作,怕是你最后成了她的俘虏,自己还不知道呢!你敢保证结婚后,她就能老老实实在家待着,不再跟那些人往来?”从戴笠的言辞中,可以看出他对沈醉的关爱,甚至把沈醉当作亲儿子般的教导。
尽管余则成和郑耀先在剧中的形象,和沈醉的历史经历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是沈醉的“历史原型”。尤其是余则成,二人虽然在某些细节上有相似性,但地位和经历差距巨大。余则成最终成为保密局天津站的副站长,而沈醉则在被捕之前已经是军统中将级别的游击司令。因此,余则成更像是沈醉的“徒弟”,而非“历史原型”。
至于郑耀先,他的经历和沈醉非常接近,两人都是在同一时期加入军统,地位也比较接近。尽管剧中毛人凤提到“最年轻的少将沈醉”,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划清了沈醉与郑耀先的关系,但通过沈醉的回忆和史料,我们不难发现,毛人凤这句话并不完全可信。事实上,沈醉和郑耀先的命运几乎相似,尤其是在1968年至1978年间,沈醉虽然比郑耀先幸运一些,但也经历了许多磨难。沈醉的女儿也因为一句话得罪了领导,遭遇了株连。郑耀先和沈醉的这段十年历史,充满了复杂和纠结。
通过细细回顾沈醉、余则成、郑耀先以及他们的七位“兄弟”——宋孝安、赵简之、徐百川、宫恕、徐远举、周养浩,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余则成与陆桥山的关系就非常微妙。尽管陆桥山表面上狡猾多智,但他是真心把余则成当朋友。当他以上校专员身份回到天津时,尽管搜集了不少关于吴敬中和李涯的黑材料,却从未想过要调查余则成。余则成很清楚,陆桥山不会调查自己,于是伪造了一些调查文件,让陆桥山“死无对证”。最终,陆桥山被翠平所杀,死时未曾意识到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余则成。
郑耀先与其他几位兄弟,如宋孝安、赵简之、徐百川等人的关系复杂多变。尤其是徐百川,他曾表示自己记得和郑耀先一起度过的艰难岁月,但是否因为“还人情”而做出了某些行为,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而赵简之和宫恕在得知郑耀先的真实身份后,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懊悔。而宋孝安临终前,能够再次见到郑耀先,也视之为一种莫大的幸运。郑耀先在这个时候,泪如雨下,心中无比煎熬。其实,这一切的纠葛,都源于情谊的深厚和人性的复杂。
与郑耀先和沈醉在情感上的纠结相比,余则成则有些不同。在回忆录中,沈醉提到他在监狱中的一大苦闷就是与徐远举、成希超、周养浩等人被关在一起,因为他们经常批评他“卖友求荣”。沈醉在解释时说,他并非为了“卖友求荣”,而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若将这些人放走,可能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事。
通过这些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沈醉、郑耀先和余则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这些相似性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对方的“历史原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命运。而对于读者来说,除了本文提到的共性外,您是否发现了其他相似之处呢?如果让您选择做朋友,您会选择沈醉、郑耀先,还是余则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