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文帝杨坚临终时,为何骂杨广:“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创始人
2025-09-22 04:33:10
0

古往今来,隋炀帝杨广往往被认为是一位荒淫无度、残暴不仁的昏君,然而,若仔细追溯历史,我们应当理性探讨他的真正面貌,探索他如何策划篡位以及他背后的谋略心机。杨广的形象在历史中确实充满争议,但真正的历史真相,我们应当更为深入地了解。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育有五子,其中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尤为突出。在中国历史上,从秦汉到明清的传统多倾向于“立长不立贤”,即选择长子继位。那么,为什么作为次子的杨广最终登上了皇位呢?

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卧病在床,临终之际,宣华夫人前来哭诉杨广欲对她不轨。杨坚此时豁然开朗,痛骂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其中“独孤误我”可见,独孤皇后在杨广登基之路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为什么独孤皇后会被杨广巧妙地蒙骗呢?

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一共育有五子,但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最为出色。从杨坚辅佐北周政权时,他就将杨勇立为世子,并任命为大将军。当杨坚创建隋朝并登上帝位后,杨勇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而杨广则被封为晋王。按理说,皇位接班人非杨勇莫属。然而,杨广作为老二,却并不满足于晋王的封号,他心怀雄心壮志,早就图谋夺取太子之位,最终展开了对兄长的阴谋。

杨勇为人温和、宽厚,待人真诚,担任太子后,他忠心辅佐父皇,协助处理朝政,且在父亲杨坚眼中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然而,杨勇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过于奢侈,甚至接受百官的朝贺,宠爱妾室而冷落正妻。而杨坚以节俭治国,而独孤皇后则主张一夫一妻制,极力反对男人三妻四妾的行为。杨勇的行为无疑触犯了父母的底线。

这一点让杨坚逐渐对杨勇产生了怀疑,逐渐疏远了他。独孤皇后也同样对长子杨勇产生了不满,甚至将母爱转向了次子杨广。聪慧的杨广自然看透了这一切,他意识到,母亲对兄长的失望正是他上位的机会。

杨广继承了母亲独孤皇后的美貌和才智,不仅容貌俊美、举止优雅,而且深沉机警,善于谋划。他对太子之位的渴望愈发强烈,一心想要超越哥哥,甚至不惜采用心机与策略来夺取皇位。当时,隋文帝宠爱独孤皇后,而独孤皇后生性嫉妒,对男人宠妾十分不满。杨勇的种种行为自然加深了她对他的厌恶,尤其是他宠爱妾室云氏,且不顾正妻元妃的感受,最终元妃因病去世,独孤皇后开始怀疑这背后可能有杨勇的谋算。

这一切恰恰落入了杨广的眼中,他看到母亲对哥哥的愤怒,因此开始故意表现出对正妻萧妃的宠爱。他与萧妃亲密无间,生活中更是与她共同出入,且在接待大臣时,总是以萧妃为伴,表现出君子风范,尽可能展现自己的品德和德行。这一举动赢得了朝廷与独孤皇后的好感,杨坚得知后大为欣喜,认为杨广远胜于杨勇,逐渐萌生废除杨勇、立杨广为太子的念头。

与此同时,杨勇意识到了危机,开始改变自己奢华的生活方式,装扮朴素,与大臣交往时也谦恭有礼,力图挽回声誉。然而,这些努力依旧无法扭转局面。杨广继续加码自己的计谋,假装自己是个孝顺、谦虚且知书达理的好儿子。他多次向独孤皇后倾诉心声,故意演绎出一副孝顺的模样,流露出对兄长的恐惧和不满。

某次,杨广以哽咽的声音向母亲倾诉:“不知自己何错,常常被太子怨恨,我担心他会在母亲面前说我坏话,或甚至给我下毒。每日我心里都充满恐惧,害怕有一天会发生不测。”独孤皇后本已对杨勇心生不满,听到杨广如此表露,便愤怒地批评杨勇不孝,认为他可能对元妃不仁,甚至可能毒死了元妃,这一切让她对杨勇更加痛恨。

杨广的话如同火上加油,再加上杨广已从心机深沉的杨素那里得到了支持,独孤皇后最终决定废除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杨广的精心布局终于得到了回报,杨勇的命运已然注定。

杨广不仅以心机成功赢得了父皇的宠爱,还巧妙地塑造了自己为一位勤奋好学、沉稳干练的形象。他以一个“贤臣”的形象出现在朝廷之中,获得了父皇杨坚的认可,并成功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太子之位。

隋文帝杨坚一生节俭,且将节俭作为治国的核心理念。杨广深知父皇心思,因此主动倡导节俭,表现得比哥哥杨勇更加顺应父皇的价值观。尽管他在即位后实施了一些豪华的政策,比如修建东都洛阳、兴修大运河等,但初期的节俭形象,却是他成功获取权力的手段之一。

综观杨广一生,或许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他在历史中的形象。他或许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帝王,但他无疑是一位具备远见卓识和深厚谋略的君主。虽然他在即位后沉迷女色、滥用民力,甚至进行豪华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中国的文化、经济及政治发展作出了贡献。

例如,他开凿的大运河,便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不仅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也为中国的物流体系奠定了基础。此外,他还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平民百姓有了更公平的机会进入仕途。

杨广的历史评价,长期被唐朝后人所抨击,很多史书甚至认为他“穷奢极欲、沉迷权力”,但从近年考古的发现来看,隋炀帝的墓葬却异常简朴,几乎没有陪葬品,这一发现似乎也为我们重新理解隋炀帝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而言之,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历史人物。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抛开成见,公正地评估他的一生,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让这位帝王的真实面目更加清晰。

大家对隋炀帝杨广的评价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济南名人、历史人物都有谁? 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名士多”,以下按历史时期分类梳理最具代表性的名人及其贡献: 一、先秦...
李大亮:古代官吏诚实奋斗实现自... 古代官吏诚实奋斗实现自我的典型 李大亮(586年—644年),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人,祖籍陇西狄道(...
原创 诸... 咱们今天来聊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关于诸葛亮那几场著名的火攻战役。你看《三国演义》里写得多热闹啊,博...
西安网评:西夏陵“入遗”,彰显... 北京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
原创 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纳粹德国凭借其强大的军力迅速击败了法国、波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占领了大部分领...
原创 曾... 胡适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备受尊崇的文化人物,享有广泛的声誉。他出生在安徽绩溪,来自一个具有显赫背景的...
原创 三... #三国中最奇特的诸侯,不愿争夺天下,最后投降曹操 在烽火连天、群雄逐鹿的三国乱世,各路诸侯或雄心勃...
原创 大... 前言: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朱元璋刚刚处理完繁重的朝政工作,准备回到后宫休息,享受...
原创 5... 馆长微鉴 编辑:馆长微鉴 这是一张拍摄于1958年的珍贵合影,地点在台北,照片中蒋介石与胡适同框...
原创 近... 湖南人才井喷的背后:探析陶澍的深远影响 引言: 湖南,作为中国内陆的一个中等省份,虽然在清朝之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