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并非李治的第一任妻子。在武则天重返皇宫之前,李治不仅有他的正妻王皇后,还有一位备受宠爱的妃子萧淑妃。
武则天通过一系列复杂且激烈的宫廷斗争,逐渐清除了所有竞争对手,使得李治的后宫最终只剩她一人,李治的子嗣也只剩下她所生的孩子。
在武则天归宫、步入权力巅峰之前,王皇后甚至一度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她所收养的李忠被立为皇太子,而她亲自召回宫中的武则天,也成功地打击了萧淑妃的势力,让萧淑妃失宠。
那么,王皇后为何最终还是败给了武则天?她失败后又经历了怎样的结局?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本文将带大家详细探讨李治的原配皇后——王氏的故事。
细细翻阅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李治与王皇后在早年时曾相当恩爱。
王皇后出自唐朝“四姓”之一的太原王氏家族,是典型的门第显赫的贵族女子。而且她与李唐皇室有着血缘关系——她的叔祖母正是李渊的妹妹,同安大长公主。
当时,李治尚为晋王,同安大长公主曾向李世民提及,王家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少女,年纪与李治相仿,两人非常般配。
于是,王氏便成为了晋王妃。
婚后不久,李治的两个同母兄长李承乾和李泰因争夺皇位双双受挫,遭贬谪。年仅15岁的李治在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王氏也随之晋升为太子妃。
那时的李治对王氏极为依恋。
李世民亲自率军出征时,反复叮嘱李治务必经常写信给自己,以缓解远行的思念之苦。可惜因为王氏一度患病,李治心神不宁,竟一时忘了给父亲写信,这让战场上的李世民非常焦虑,不知道宫中儿子境况如何。
后来,王氏病愈,李治心情恢复平稳,便重新给李世民写信,向父亲汇报了宫中的情况。
这段故事发生在645年,当时李治年仅18岁。
这也是李治和王氏早年夫妻深厚感情,在史料中留下的唯一显著记录。
临终前,李世民握着托孤大臣褚遂良的手,叮嘱道:“我将我的佳儿佳妇托付给你了。”他没想到,这对自己眼中幸福美满的少年夫妻,最终竟未能携手到老。
史书未详细记载李治和王氏感情破裂的确切时间。
但可以确定的是,到了649年,22岁的李治登基为帝时,他宠爱的对象已从正妻王氏转移到了后来入宫的萧氏。
令王氏愈加苦闷的是,宠妃萧淑妃为李治连生三子女: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而结缡多年、尚未育子的王皇后,腹中依然无声无息。
在古代后宫,生育尤其是生男孩,意味着能更稳固君王的宠爱;对皇后而言,生下嫡子则是维护自身尊荣的重要保障。
刚刚加冕的王皇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建议李治册封后宫妃嫔时,故意将萧氏安置于淑妃的地位,而非四妃之首的贵妃,企图限制萧氏的权势。
贵妃的位置最终由无子且无宠的郑氏担任。
然而,王皇后所能做的,仅仅是通过权位压制萧淑妃,李治的心思却依然深深系于萧淑妃。
甚至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备受李治疼爱,李治特地请来名士为其讲学,其待遇远胜李治其他两个儿子。封王时,李素节的封地也明显优于兄长。
王皇后忧心忡忡,担心李治早晚会废掉她,立萧淑妃为皇后,并立李素节为太子。
就在此时,宫外传来一个消息,给了王皇后新的希望——李治在感业寺上香时,遇到了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两人相视而泣,情意绵绵。
这位武媚娘,便是后来成为武则天的女子。李世民去世后,她以妃子身份出家为尼。
王皇后了解到,李治早在太子时就对武媚娘情根深种,此番重逢,不过是旧情复燃。
她得意地想:既然能将武媚娘请回宫,李治与她久别重逢,定是情愫满怀,萧淑妃还能有容身之地吗?
武媚娘进宫的效果超乎想象。
她对王皇后恭敬有加,表现得谦卑温顺,且聪明机智,手段多样。
王皇后对她甚是满意,常在李治面前赞扬她,极力劝说李治多宠爱武媚娘。
不久后,李治的心中只剩武媚娘一人,王皇后最担忧的萧淑妃被彻底冷落。
然而,事态发展超出了王皇后的预料。武媚娘不仅使萧淑妃失宠,也让本已被忽视的王皇后倍感冷淡。
武媚娘入宫仅一年,就为李治诞下一子,取名李弘。
王皇后咬牙切齿,意识到武媚娘对她的威胁,已不亚于萧淑妃。
于是,敌人的敌人变成了盟友。孤苦无依的王皇后与同样失宠的萧淑妃联手,共同向李治诋毁武媚娘。
但李治根本不信她们的话,而武媚娘也在密切监视她们。
王皇后身为高门贵族,向来对下人苛刻,不近人情。
武媚娘则相反,察觉到王皇后对下人的刻薄,便主动拉拢这些不满者,将李治赏赐的礼物分给他们。
一时间,王皇后的身边充斥着武媚娘的“耳目”,她和萧淑妃的行踪言谈无一不被汇报给武媚娘。稍有差错,武媚娘便当面告状。
王皇后宫廷手段单一,又未能正确估计自身危险,性格直率不愿委屈自己,也不擅长揣摩君意。
甚至她的母亲和舅舅进宫时礼节欠佳,无意中把把柄交给了武媚娘。
不过,那时武媚娘才入宫一年,儿子刚出生,根基尚浅,还未形成对王皇后实质威胁。
此时,王皇后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建议下,采取了一个挽救局面的策略——收养李治长子李忠。
李忠是李治的长子,出生时李世民尚在,为庆贺这位皇长子诞生,还曾邀请群臣跳舞。
可李忠的生母不过是普通宫女,未曾被封妃。
长孙无忌建议王皇后将李忠纳为己子,亲自抚养。
毕竟,王皇后与李治结婚已近十年仍无子,收养李忠便多了份底气。
李忠若有皇后身份的支持,极有可能被立为太子。
而身为皇后,若有太子撑腰,即便后宫妃嫔再得宠,也能稳坐钓鱼台。
托孤大臣长孙无忌原本就偏袒王皇后,闻知她收养李忠,立刻上书请求李治立李忠为太子。
李治无可拒绝。
一时之间,王皇后宛如后宫最大的赢家。
虽然早已失宠,但毕竟与李治结缡多年,又抚养太子,武则天不断攻讦她,李治却始终未下废后之决心。
然而,就在此时,一件争议至今的事件发生——武媚娘刚生下的女儿夭折。
史料对此事件记载不一,最广泛的传闻是:王皇后探望小公主后,武媚娘亲手杀害了女儿,并嫁祸于王皇后,使得王皇后在李治心中形象大跌。
事件真相,我们将在文末深入探讨。现有史料明确表明,小公主的夭折让李治与武媚娘俱感悲痛,也使李治对武媚娘愈发怜惜。
次年,李治几乎废掉王皇后,但非因小公主之事,而是因“巫蛊”事件。
起因依旧是武媚娘太得宠。
她的长子李弘迅速取代萧淑妃之子李素节,成为李治最宠爱的儿子。
女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