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共产党,离婚还是告发我,你二选一。”
1938年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位刚刚新婚不久的国民党军官因为妻子频繁深夜外出感到不满,决定留在家中等候,想让妻子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没想到,妻子却直接向他抛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这名国民党军官后来会如何抉择呢?
这位军官名叫陈尔晋,生于1911年,曾任蒋介石总统府宪兵队队长,深受蒋介石的器重。
陈尔晋的父亲是满清时期的武官,因此陈尔晋从小便喜欢舞刀弄棒。长大后,外祖父看到他聪明好学,计划把他培养成一名化学专家,用科学拯救国家。
然而,面对当时动荡的中国局势,陈尔晋认为单靠读书无法救国,遂立志投身军旅。18岁那年,他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八期炮科学员。
正值“九一八事变”爆发,怀揣着满腔热忱的陈尔晋选择报考炮兵侦测科,希望磨炼本领,将来抵抗外敌。
这个专业当时仅录取6人,竞争极为激烈。陈尔晋历经重重考验脱颖而出,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完成炮兵侦测科的学业,因表现出色,很快被选入国民党中央军校,担任教官。
中央军校里还有一名特殊学生——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
在学习期间,蒋纬国十分欣赏这位年轻有为的教官,借助关系,陈尔晋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蒋介石素来视黄埔毕业生为“嫡系”,发现如此人才自然不会放过,立即将陈尔晋调至自己身边,担任总统府宪兵队队长。
能够在蒋介石身边工作,是通向官场高升的捷径,但陈尔晋并不为权位所动,他一心想用所学报效国家。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主动请缨奔赴战场,抵抗日军。
蒋介石欣赏他的志向,依据其专长,任命陈尔晋为西北战区高炮大队大队长,投入实战。
陈尔晋在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和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带领高炮部队表现出色,屡获战功。
蒋介石看了战报十分骄傲,向身边人称赞:“陈尔晋是我亲自培养的人才。”
有了蒋介石的认可,陈尔晋的名声渐起,甚至引起了中共的关注。
中共了解到他坚决抗敌的决心,认为他是可争取的潜力人物,开始对他进行感化。
这时,王曼霞走入了他的生活。
王曼霞生于1913年,父亲是天津一家颇有名气的珠宝商。
她出身富裕,本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大小姐生活,但她18岁时便接受新思想,加入共青团。
1934年自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越生活,投身革命,辗转上海、南京等地,开展学生运动,宣传抗日救国。
历经两年磨炼,1936年她在西安秘密入党,成为共产党员。
她工作中表现出的胆大心细赢得了党内秘密阵线领导的高度评价。
凭借家庭背景,组织安排她秘密入党,成为由中共高层直接领导的红色特工。
此后,王曼霞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贡献于秘密战线。
1938年初,潜伏在浙江财阀李铭身边的她,又接到新任务,潜入长沙,渗透国民党高层,收集情报。
这次潜伏还附带发展一名军官的任务。
这位军官正是陈尔晋。
按组织安排,她很快进入国民党上层社交圈。
在一次舞会上,她与陈尔晋邂逅。
舞池中,王曼霞仪态出众,迅速吸引了陈尔晋的目光。
两人共舞一曲后,彼此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年纪相仿,陈尔晋无国民党军官的恶习,正直且满怀爱国情怀,这些品质深深吸引了王曼霞。
陈尔晋也被她真诚自然的气质打动。
自此,两人交往日益密切,最终顺理成章走到一起。
经组织批准,二人结婚。
成为军官夫人后,王曼霞收集情报更加便利。
然而,时间一长,陈尔晋察觉妻子隐秘的生活。
他发现她深夜频繁外出,回来时总说与闺蜜打牌。
起初,他信以为真,但随着怀疑加深,他几次派卫兵跟踪她。
卫兵们却总被王曼霞巧妙甩掉。
终于,陈尔晋亲自跟踪,发现妻子进入一座小楼。
随即有几位男女也陆续进入,几人在楼内逗留数小时,直到凌晨才散去。
妻子离开后,陈尔晋先行回家,等待她回来,随即用所见质问她。
面对暴露,王曼霞坦然承认身份。
得知妻子是中共高层特工,直属周恩来领导,陈尔晋震惊不已。
还未回神,妻子便抛出一道难题:让他在“离婚”与“告发她”之间做选择。
说完,王曼霞递上一册《共产党宣言》,转身进了房间。
经过整夜思索和翻阅,次日清晨,陈尔晋对妻子说:“我选择第三条路,我爱你,也爱你的信仰!”
此后,陈尔晋虽未再提妻子身份,却时常在家谈论国民党内部情报。
家中桌面时常摆放共产党宣传刊物和党内文件,翌日便神秘消失。
妻子注意到丈夫思想松动,便向组织报告,请求安排与他会面。
组织迅速批准,陈尔晋和王曼霞借旅游之机,在武汉黄鹤楼与中共领导秘密接头。
会面后,陈尔晋秘密加入共产党。
自1939年起,这对夫妻成为党秘密战线成员,凭借职务之便,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1941年“皖南事变”后,陈尔晋认清蒋介石真面目,信念更坚定,并将三位弟弟陆续送入革命队伍。
抗战期间,他还利用国民党高级军官身份,为新四军、八路军输送枪支弹药,支持抗敌。
抗战胜利后,陈尔晋洞悉国民党将领走私军火,便和妻子变卖家产、住房,筹得70根金条。
两人将金条换成武器弹药,借助陈尔晋身份,秘密送往华东野战军。
这些弹药对当时艰苦作战的华野来说,犹如雪中送炭,陈毅同志称赞陈尔晋为“华野的后勤部长”。
然而,随着解放军大军挺进上海,陈尔晋夫妻却遭敌人逮捕。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周恩来指示陈尔晋利用身份策反国民党上海守军,力求和平解放上海。
陈尔晋和王曼霞制定详细计划:先策反驻江湾装甲部队,控制江湾机场,与海军联络,最终活捉蒋介石。
计划获解放军指挥部陈毅、粟裕批准,组织派遣党员莫香传协助行动。
但计划进行时,内部出现叛徒,将陈尔晋夫妻出卖给上海警察局长毛森。
1949年5月9日,军统特务包围陈尔晋家,逮捕莫香传和怀孕六个月的王曼霞。
同时被捕的还有他们仅11个月大的儿子陈冠宁及照顾他的奶妈。
陈尔晋当时正带队外出,得知家中变故后,迅速率队赶往上海码头工人区与特务对峙。
他身为“神枪手”,激战中多名敌人阵亡。
特务无计可施,威胁若不投降将炸毁附近民宅。
为保护百姓和同志,陈尔晋忍痛放下武器,缓步走向敌人。
被捕后,毛森虚情假意劝降,说“黄埔生只囚不杀”,且陈尔晋深得“委员长”赏识,只要悔改便可从宽。
陈尔晋毫不动摇,敌人惨无人道,连孕妇王曼霞也遭受酷刑,但夫妇二人始终坚守信念,未曾屈服。
中共上海地下党得知消息,迅速联络各方力量营救,但国民党坚持不放人,仅放出幼子陈冠宁和奶妈。
含泪送走孩子后,坚贞不屈的陈尔晋夫妻激怒敌人。
1949年5月19日,上海宋公园(今闸北公园)内,挺着大肚子的王曼霞依偎丈夫陈尔晋,与其他14位革命者一道,被敌人残忍枪杀。
枪声响起8天后,上海解放。
这16位为解放事业牺牲的革命先烈,未能亲眼见证胜利那一刻。
陈尔晋与王曼霞共育7子女,夫妇被捕后,孩子们分别被亲属收养,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兄弟姐妹才逐渐团聚。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亲自签署《革命烈士证书》,颁给陈尔晋和王曼霞的子女。
两位烈士的遗骨亦迁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接受后人敬仰。
在新中国成立的斗争历史中,还有无数像陈尔晋和王曼霞这样的先辈,他们或长眠地下,或隐姓埋名,随时光流逝渐渐凋零,但他们的功绩永远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