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比张郃兵多,赵云比曹真兵多,为何祁山箕谷两仗都打输了?
创始人
2025-09-20 16:06:44
0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每段语义保持不变,增加细节并改写一遍,字数变化不大:

---

习凿齿撰写了《汉晋春秋》,其中有一段话经常被拿来质疑诸葛亮和赵云的统帅能力。记载说:诸葛亮初次率军出祁山时,兵力竟然超过了敌将张郃,赵云的兵力也胜过了曹真,但两条战线作战却全军覆没。于是诸葛亮自降为右将军,赵云也由镇东将军降为镇远将军。

尽管诸葛亮官职从丞相降到右将军,权力却未见削弱,就像李云龙从团长降为营长一样,只是名义上变化:“行丞相事,所统如故。”

三国时期军衔复杂且混乱,偶尔中郎将权力甚至超过四方将军,有时大将军的威望还不及大司空。那时没有九品中正制,所以赵云的镇东将军和镇远将军之间的区别,没人能说得清楚。

熟悉三国史料的读者都知道,建兴五年诸葛亮出祁山时,他亲自带领主力,而赵云只带少量兵马充当疑兵,目的是迷惑曹真军队。彼时,曹魏主帅是曹真,偏师主将是张郃,而司马懿则在荆州操练水军,根本没在魏蜀正面战场出现。传闻中的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实际上是郭冲《条亮五事》中杜撰的情节,裴松之称为《郭冲四事》。

三国史料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老师极力推崇的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认为,诸葛亮初出祁山时,两线作战均兵力强于曹魏。诸葛亮战败后甚至自责:“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翘足而待矣。”

习凿齿的这段记述,后来被《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引用传播,造成了“诸葛亮初出祁山两线兵力占优”的普遍认知。

这段说法看似合理:如果赵云带领的仅是少数疑兵,且战败后仍能有序撤退,应该是有功无过,不至于被降职——相较之下,与马谡一起失守街亭的王平,不仅未受处分,反而晋升:“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三国志·卷四十三》)

对比这两条史料,我们似乎可以推断赵云在箕谷之战确实犯了错误,兵力优势却败给了曹真,因此被贬为镇远将军并非无理。

但问题是:三国中期,曹魏最强,孙吴次之,蜀汉仅占一州之地,如何可能在两线作战时兵力超过曹魏?

习凿齿不仅是史学家,还是文学家。他的史料更像报告文学,可信度有限。《三国志》作为魏晋时期的官方正史,经过严密审核,记录双方兵力时通常不敢造假。陈寿曾在蜀魏晋三朝为官,且据传其父曾受诸葛亮处分,他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多有贬损。房玄龄编纂《晋书》时甚至揭露:“寿父为马谡参军,谡被诸葛亮诛,寿父亦受处罚,诸葛瞻亦轻视寿。寿为亮立传,称其将略不足,无应敌才,言瞻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贬之。”(《晋书·卷八十二》)

陈寿作为街亭之战败方之子,对往事必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他记载诸葛亮初出祁山之战时说:“(建兴)六年春,诸葛亮声东击西,由斜谷道进攻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众迎敌。亮亲率主力攻祁山。……魏明帝曹叡镇守长安,命张郃阻击亮。亮派马谡督军前锋与张郃于街亭交战,谡违背亮的指挥,举措失当,被张郃大破。”(《三国志·卷三十五》)

同时也写道:“亮出军,由斜谷道声东击西,曹真遣众迎敌。亮令赵云与邓芝为疑兵,兵力弱于曹真,失利于箕谷,但赵云等收敛兵力固守,未致全军覆没。”(《三国志·卷三十六》)

陈寿与诸葛亮有私怨,肯定不会粉饰街亭败绩,他承认赵云兵力远不及曹真,这比习凿齿引用诸葛亮自责之言更有可信度。至于诸葛亮是否真的说过那番自责,只有天知晓。即便他说了,也多半是严苛自我批评,彰显其对败绩的负疚。

诸位读者不必费力揣摩:诸葛亮统帅的季汉主力(他们自称汉军,旗帜上绝无“蜀”字)兵力可能强于张郃,而赵云与曹真相比则明显“兵弱敌强”,这四个字说明了一切。

双方兵力数字在三国时期正式公文中可查得,刘禅给诸葛亮的出征命令中明白写道:“今授之以旌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恭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

君子一诺千金。刘禅虽无大才,但他绝不会当众撒谎以动摇军心。即使想夸大军力,诸葛亮与费祎、董允等谋士必会劝阻,毕竟诏书是写给自己人的,皇帝说谎下属执行必乱。

诸葛亮初出祁山,带领步骑兵二十万,那曹魏方面派出多少兵力应敌呢?综合《三国志·卷三·明帝纪》、《魏略》和《资治通鉴·卷七十一》记载,张郃率步骑兵五万人迎敌(“勒兵马步骑五万遣右将军张郃之西拒亮”),魏明帝曹叡亲自镇守长安指挥。大将军曹真统帅关右各路主力,将赵云疑兵误以为诸葛亮主力,打完才知非彼。

赵云带的是疑兵,疑兵的作用是虚张声势:“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镇东将军赵云与扬武将军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帝遣曹真督关右诸军军郿。”

曹真当时为邵陵侯、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亲自挂帅出征,目标是诸葛亮。发现赵云兵力少得可怜后,连追击兴趣都没有——要他穷追猛打,赵云未必能逃得掉。

综上,战场态势明显:诸葛亮若不分兵,而是带主力猛攻曹真,兵力是占优。此时“箕谷多余贼”,却未到十则围之五则攻的程度,所以只留下赵云少量疑兵牵制曹真,自己带马谡去祁山开辟战场,计划以压倒优势击败张郃五万偏师。

张郃对战诸葛亮,主攻击溃战非围歼战:“亮未用旧将魏延、吴懿作先锋,而派谡督诸军先行,与张郃街亭交锋。谡违背亮指令,举措混乱,弃守水源高地,未守城池。张郃断其汲水道,猛烈攻击,大破之,士卒溃散。亮无据点,只得带一千余户撤回汉中。”

看到这里,诸位读者应该对祁山之战有了较为公正的判断,也理解诸葛亮为何强调“兵力占优却战败”,这正是他千古名相严于律己的表现,赵云亦因连累受降职。

“大军多于贼”有时间限制,真正交战时,赵云变疑兵兵力远不及曹真,而诸葛亮主力一直压倒张郃和曹真,只是诸葛亮避实击虚却用人不当罢了。

史料引用完毕,现请诸君发表高见:如果诸葛亮当时不分兵,一举围攻曹真,能否一战告捷?刘备临终告诫诸葛亮别重用马谡,为何诸葛亮却执意启用马谡而不用魏延吴懿?若由善守的魏延镇守街亭,败局还会如此惨烈吗?

---

需要我帮你把这些改写成更口语化或更正式的风格吗?或者你想我帮你提炼成更简洁的版本?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北京延庆“星猎南山”全国野外射... 央广网北京9月20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20日,2025年“箭舞中华 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暨北京延...
100000年前,清凉山西曾是... “晋享清凉 活力一夏” 如今的山西 正如文旅宣传语所言 以“25℃的清凉密码” 吸引着世界来客 然而...
原创 要... 民族与血统从来不是军人服从命令的唯一理由,但总有一些君主陷入迷信,认为自己是某个民族的“贵胄”,认为...
原创 如... 1867年3月30日,美国与俄罗斯完成了一笔重要的土地交易: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俄国的阿拉...
原创 谁... 荀彧:王佐之才的抉择 建安十七年(公元 212 年),邺城丞相府的烛火彻夜未熄。荀彧独坐案前,手...
在这场展览中,飞虎队后人为何向... 7月8日,铭记英雄、共创未来——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在上海黄浦区文化中心开幕。在现场,一位80岁老...
“东坡行旅”,一条流动的文明长... 苏东坡一生起落三度,出典八州,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留下了丰富的东坡文化遗产,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原创 霍... 历史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与霍去病相提并论,毕竟这位17岁就已被封为“狼居胥”的少年英雄,千年之中几...
原创 考... 关于现代智人的起源,最广为接受的理论是“非洲起源说”。这个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学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