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年6月,吕布的部下郝萌发动了反叛,迅速给吕布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这个意外的夜晚,郝萌出其不意地带领部队袭击了吕布的府邸,吕布猝不及防,险些遭遇重创。幸得高顺及时出手,击退了叛军,成功解救了吕布,避免了一场致命的悲剧。这场叛乱虽然在高顺的反击下宣告失败,但却为吕布集团埋下了深深的隐患,间接加速了吕布的灭亡。
那么,作为吕布部下的郝萌,究竟为何要反叛吕布?这场叛乱又如何预示着吕布最终的败亡?我们需要从头梳理这段历史。
一、郝萌究竟是谁?
郝萌,字孟常,原为河内人,而吕布则是并州人。对于郝萌如何成为吕布部将,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颇为复杂的关系。要追溯这一切,我们得从吕布与张杨的关系谈起。
吕布与河内太守张杨早年曾共同效力于并州刺史丁原,因此两人关系甚好。后来,张杨被派往何进的军中,而吕布则逃亡至鲁阳,投靠袁术,但遭遇拒绝。最终,吕布再次投奔张杨,此时张杨已升任河内太守。当时,李傕与郭汜已经悬赏追捕吕布,因此吕布很快决定再度离开,投向强大的袁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失败后,吕布再度返回张杨的麾下。张杨毫不犹豫地再次收留了他。
在这一过程中,郝萌作为河内人,很可能正是在吕布第二次投靠张杨时加入其麾下,成为吕布的部将。这个时候,张杨的支持对吕布而言尤为重要。或许也是在此时,郝萌与吕布结下了深厚的关系,成为了吕布的重要部将。
二、郝萌叛乱的背景是什么?
到了公元196年6月,郝萌突然决定反叛吕布,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事情要追溯到兖州之变后,郝萌与吕布一同来到徐州,并得到了刘备的庇护。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发生了两件关键的事情。
首先,袁术对刘备占领徐州心生不满,企图独自占领徐州,进而与刘备发生了激烈冲突。由于袁术的军队无法迅速击败刘备,袁术便转而联合吕布,帮助其攻打刘备,最终刘备大败,逃往海西。
其次,吕布接纳了刘备屯兵小沛。由于当时的局势复杂,刘备几乎在海西绝望,幸得糜芳兄弟的援助,才得以恢复生机。刘备带着部下再次来到下邳,寻求吕布的庇护。吕布由于袁术未能履行诺言,决定收留刘备以对抗袁术的威胁。
然而,刘备的失败让吕布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而郝萌的反叛也正是这一连串政治博弈的产物。郝萌之所以反叛,实际上是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做出的选择。
三、叛乱的具体经过
公元196年6月的一天半夜,郝萌带领部下悄然袭击吕布的府邸。由于吕布的府邸坚固,郝萌一时未能攻破。混乱中,吕布误以为敌军正在攻击,慌乱中带着家眷从厕所逃出,径直奔向高顺的营寨寻求庇护。
高顺见吕布如此狼狈,立即带队迎战。他指挥部队弓弩齐发,迅速将郝萌的叛军击退。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天亮时,郝萌的部队终于败退,纷纷逃回营地。此时,郝萌的部将曹性见大势已去,选择投降吕布,并带领部队反攻郝萌。
在随后的打斗中,郝萌被曹性刺伤,而曹性也被郝萌砍伤了手臂。高顺趁机突入郝萌的大营,最终击败了郝萌,并亲自将郝萌杀死,斩下了其头颅。曹性因受伤无法行走,被高顺抬至吕布面前。
这一切结束后,叛乱彻底平息,但郝萌的死为吕布集团留下了深深的裂痕。
四、叛乱背后的主事者与同盟
这场叛乱之所以能爆发,与其背后的策划者不无关系。根据事后的调查,郝萌虽然是主谋,但他背后有两位重要的支持者——陈宫和袁术。
1. 陈宫为何参与叛乱?
陈宫作为吕布的重要谋士,其参与叛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吕布无法击败曹操。陈宫深知吕布自兖州之变以来的失败,他认为吕布无法再反攻曹操,而其雄心未能实现。
- 吕布养虎为患。在陈宫看来,吕布收留刘备无异于“养虎为患”,因为刘备的野心远大,必然会成为吕布的威胁。
- 与袁术结盟。陈宫认为与袁术结盟,能在与曹操的对抗中得到支持,进而巩固徐州的地位。
因此,陈宫联合郝萌反叛吕布,试图借袁术之力取而代之。
2. 袁术为何参与叛乱?
袁术之所以参与,完全是因为吕布未能按约执行合作协议。最初,袁术承诺给予吕布粮草支持,但最终未兑现,导致吕布将刘备收留作为与袁术抗衡的手段。袁术认为吕布背叛了自己,因此决定通过支持郝萌叛乱,削弱吕布的实力。
3. 郝萌反叛的动机
郝萌作为河内人,长期在吕布麾下,深知自己的处境。对于他而言,反叛吕布的动机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对吕布的不满,更可能是他个人的野心。通过与袁术和陈宫的联合,郝萌试图取代吕布的位置,成为新的主宰徐州的力量。
五、叛乱失败的关键人物
高顺的介入,是郝萌叛乱失败的关键。高顺原为陈留太守张邈的部将,张邈死后,他自然归附吕布。高顺的忠诚于吕布至此已无疑问,他的及时反击挽救了吕布。
高顺的及时反击,使得郝萌的叛乱彻底失败,也揭示了吕布集团内部的裂痕:陈宫与高顺之间的不同立场。高顺忠于吕布,而陈宫则忠于自己的事业,视吕布为合伙人。
六、叛乱的后果
尽管叛乱最终平息,但它带来了深远的后果,尤其是对吕布的治理能力和集团的团结性产生了影响。
- 吕布疏远了高顺。他将陷阵营的指挥权从高顺手中剥离,削弱了陷阵营的战斗力。高顺逐渐失去了吕布的信任,最终成为被俘的对象。
- 陈宫与高顺的矛盾加剧。吕布未能有效化解两者的矛盾,反而加剧了集团内部的不和,导致关键时刻无法形成合力。
- 吕布与部下的嫌隙。在叛乱后,吕布对部下的信任大幅下降,对高顺的疏远和其他将领的冷淡,反映了他逐渐丧失了对部下的控制。
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吕布集团的分崩离析。吕布的最终失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