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嫁给舅舅,在今天的眼光下,的确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但在古代,这种婚姻却十分普遍,特别是在清朝皇室中,辈分的讲究往往不那么严格。雍正帝与他的唯一皇后孝敬宪皇后之间的关系就颇为特殊,他们便是外甥女嫁给了舅舅。
孝敬宪皇后的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比如在《宫锁心玉》中,金枝深情款款地爱着四阿哥;《步步惊心》中的四福晋端庄大气;以及《甄嬛传》中蔡少芬扮演的乌拉那拉宜修。尽管这些影视作品都刻画了孝敬宪皇后的形象,但她的历史原型远比荧屏上的角色更为复杂。与《宫锁心玉》中的单纯、与《甄嬛传》中的心机深沉不同,或许《步步惊心》中端庄的雍亲王福晋才更接近历史上孝敬宪的真实面貌。当然,孝敬宪皇后也有她自己的小心思。
孝敬宪皇后是满洲正黄旗的乌拉那拉氏,出身名门,血脉正统。她的祖先曾是清朝的亲王,与乌拉部的国主有亲戚关系,算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大家族的成员。也许有些人会好奇,乌拉国主到底是谁,何为“大家族”?我们知道,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崛起,而与建州女真并立的还有海西女真的四大部落,分别为乌拉、辉发、哈达和叶赫。其中,乌拉部疆域最广,实力最强,统治者为最正统的那拉氏。
努尔哈赤在兴起的过程中,不仅与乌拉部建立过联姻关系,还发生过一些摩擦。最具代表性的两次联姻,一次是乌拉国主满泰的女儿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成为大福晋,另一位是满泰的堂妹乌拉那拉氏嫁给皇太极为继福晋。这两个女性都与清朝历史中的重要人物相关:阿巴亥的儿子是多尔衮,而乌拉那拉氏的儿子是豪格。所以,孝敬宪皇后与这两位历史人物之间,实际是有亲戚关系的。
那么,孝敬宪皇后的家族背景与太宗皇帝的继妃乌拉那拉氏以及太祖大妃阿巴亥是何关系呢?可以说,太宗的继妃乌拉那拉氏(豪格的母亲)是孝敬宪皇后的族姑祖母,而太祖的皇后阿巴亥(多尔衮的母亲)则是孝敬宪的族姑。通过这些复杂的家族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孝敬宪皇后与雍正帝之间有着不小的亲缘联系。
孝敬宪皇后的父亲费扬古,虽然名字常见,但他是乌拉那拉费扬古,他从小被皇太极收养,并在宫中得到培养。成年后,费扬古在清朝的战场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后来被任命为骑都尉,并在康熙帝时期担任内务府总管、步军统领和领侍卫内大臣。与此同时,孝敬宪皇后的母亲,觉罗氏,虽然并不出众,但她的家族背景也极为显赫,属于皇族直系的后裔,努尔哈赤—褚英—杜度—穆尔祜—觉罗氏的家族传承可谓深厚。
进一步分析,孝敬宪皇后母亲觉罗氏与雍正帝之间是堂兄妹关系,因此,孝敬宪皇后实际上是雍正的外甥女。从这一点来看,孝敬宪皇后显然有着强大的家族背景,这也是她能够成为雍正皇后的一大原因。
在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下令将费扬古的女儿乌拉那拉氏指给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此时,胤禛已经有了两位宠妾——宋氏(后来的懋嫔)和李氏(后来的齐妃)。这两位妃嫔在胤禛早期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宋氏为胤禛生下了两位公主,李氏则为其诞下了三个儿子和两位公主。然而,乌拉那拉氏的出现使得胤禛的家庭结构更为复杂,她在康熙三十六年为胤禛生下了长子弘晖。然而,弘晖年仅八岁便早逝,这对于乌拉那拉氏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尽管她未能再育有子女,乌拉那拉氏依然是康熙为胤禛所立的嫡福晋,并且在雍正继位后,立即被册封为皇后。虽然雍正帝的册立并没有举行盛大的庆典,但他仍通过特殊的仪式来表示对她的尊重。在册封过程中,雍正特意指派官员祭祀历代帝王陵寝等,显示出对这位原配皇后的重视。
为了提升孝敬宪皇后母家地位,雍正帝还追封她的父亲费扬古为一等承恩公,追封母亲觉罗氏为多罗格格。之后,孝敬宪皇后便开始主持后宫事务,日夜操劳,身体逐渐变得虚弱。特别是在雍正六年,因健康问题她病倒了,雍正对她的病情极为关注,甚至连太医的治疗失误也让雍正非常愤怒。
尽管孝敬宪皇后并非没有过失,她在宫中的行为偶尔也触犯了宫规。例如,在雍正七年的端午节家宴上,皇后竟然与皇帝共用膳食,这一举动显然让雍正十分不悦,甚至给予了严厉的警告。还有一次,皇后过生日时,竟然选择了康熙帝与孝恭仁皇后曾用过的钦安殿作为道场,明显引发了雍正的反感。
这些小插曲是否对她的健康造成了影响,外界不得而知。总之,雍正九年九月,孝敬宪皇后的病情加重,雍正下令将她移至畅春园安置,尽管这段时间雍正常常陪伴在她的床前,但最终,乌拉那拉氏于九月二十九日去世,享年51岁。
与康熙帝亲自出席皇后入殓仪式不同,雍正帝由于身体尚未恢复,臣子们劝他不要参与这一活动,但雍正还是同意了,不亲自到场送别妻子,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冷淡。
尽管如此,孝敬宪皇后依旧是雍正皇帝的唯一皇后,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她陪伴了雍正四十年,或许雍正的情感未必如表面那般深厚,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在雍正的生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