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唐时期有不少猛将,被正史称为“万人敌”的猛将,却只有两个半
创始人
2025-09-20 10:02:24
0

王维在他的诗作中,对那些为国家义无反顾的少年将领给予了极高的赞美。在诗句“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中,他展现了对这些将军们坚定决心的敬佩,令我们不仅为他们的豪情所动,也不禁对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心生向往。

隋朝末年与唐初,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历史上充斥着各路英雄豪杰。在现代人眼中,我们大多通过《说唐全传》以及改编的艺术作品来了解隋唐时期的英雄事迹。然而,书中的英雄往往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尤其是其中的那些勇猛无敌的名将,他们的壮丽事迹,恐怕真实度连三分都难以达到。

在中国历史上,“万人敌”这一称号最早出现在项羽的名字上,用来形容他卓越的武勇。而后,这一称号历代被用来赞扬战场上涌现出的杰出武将。然而,真正被时人称为“万人敌”的隋唐名将,却并不多,几乎可以说只有“两个半”。

裴行俨是演义小说《说唐全传》中裴元庆的原型,他拥有巨大的力气,双手各持一柄沉重的铁锤,无人可敌。最初,他响应朝廷召令,随父亲裴仁基一同围剿瓦岗军,但因受到陷害,他最终反投义军。裴行俨的真实经历与小说中的情节大有不同。他确实曾与父亲在武牢关抵挡瓦岗军的攻势,后来因为某些谗言的煽动,他选择了投降。

裴行俨随父亲投身瓦岗山后,很快得到了李密的赏识。每次敌军挑衅,他作为先锋总能在短短几招之内将对手打得溃不成军,甚至因此被封为爵位。然而,瓦岗山的局势如同散沙一般,难以稳固,不久后便被王世充击败。王世充听闻裴行俨的威名,将其任命为左辅大将军,并许下将女儿嫁给他作为奖赏。

随着战功的积累,裴行俨在军中威望不断上升,甚至被称为“万人敌”。然而,过高的功业让他成为王世充的威胁。王世充称帝后沉溺于奢华的生活,渐渐不思进取,而裴行俨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被器重的人,而是成了王世充的一颗定时炸弹。

裴行俨察觉到王世充的防范,父亲裴仁基一向不满王世充对百姓的残酷压迫,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裴仁基联合其他大臣策划推翻王世充,裴行俨也支持父亲的决定。然而,这一阴谋不久后被泄露,最终王世充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直接将裴仁基父子斩首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100000年前,清凉山西曾是... “晋享清凉 活力一夏” 如今的山西 正如文旅宣传语所言 以“25℃的清凉密码” 吸引着世界来客 然而...
原创 要... 民族与血统从来不是军人服从命令的唯一理由,但总有一些君主陷入迷信,认为自己是某个民族的“贵胄”,认为...
原创 如... 1867年3月30日,美国与俄罗斯完成了一笔重要的土地交易: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俄国的阿拉...
原创 谁... 荀彧:王佐之才的抉择 建安十七年(公元 212 年),邺城丞相府的烛火彻夜未熄。荀彧独坐案前,手...
在这场展览中,飞虎队后人为何向... 7月8日,铭记英雄、共创未来——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在上海黄浦区文化中心开幕。在现场,一位80岁老...
“东坡行旅”,一条流动的文明长... 苏东坡一生起落三度,出典八州,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留下了丰富的东坡文化遗产,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原创 霍... 历史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与霍去病相提并论,毕竟这位17岁就已被封为“狼居胥”的少年英雄,千年之中几...
原创 考... 关于现代智人的起源,最广为接受的理论是“非洲起源说”。这个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学者利...
原创 明...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与进士选官 明清两朝是中国科举制度最为繁盛的时期,其中,进士作为最高科目,始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