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振龙冒死从国外偷回一根藤,自此清朝人口多3亿,至今受人尊敬
创始人
2025-09-20 09:32:27
0

截至2018年,中国仍然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为13.95亿。但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到2023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许多人认为,中国自古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但实际上,这种观念并不完全准确。在明朝之前,中国的人口不到1亿,直到清朝时期,人口才开始急剧增长,最终突破4亿大关,达到了农业国家的极限。造成这一人口激增的关键人物,正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商人——陈振龙。如果没有他当年的冒险,或许今天的中国将完全不同,人口也难以达到如此庞大的规模。

某种程度上,陈振龙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在宋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在几千万左右。到了宋朝,东南亚的早熟水稻种植技术传入中国,采用这种“一年两熟”的水稻品种,解决了大量人口的温饱问题,也使得宋朝迎来了人口的小高峰,首次突破了1亿大关。充足的大米让中国人不再饥肠辘辘,“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渐渐成为共识,汴河与京杭大运河上,商船穿梭往来,粮食不断流入千家万户。

然而,1亿人口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在元朝和明朝时期,由于战乱不断,中国的人口几乎锐减了一半,下降至6000万左右。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其著作《论中国》中提到:“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因为这个国家总是由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句话正是对中国历史上众多英雄事迹的真实写照。在明朝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并不知道,他即将肩负起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使命——找到能养活中国人口的粮食。

陈振龙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生于1543年,家乡在福建省福州府的长乐县。家境富裕,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儒家经典,耳濡目染下,他立志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到20岁,他便凭借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考取了秀才,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当陈振龙带着满腔热情去参加乡试时,却屡次未能考中,无法成为有资格当官的举人。科举的失败让他首次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如外界所说的那样天赋异禀。

但考不出功名,并不意味着人生的终点。为了生计,陈振龙毅然放下书卷,转而投身商海。他敏锐地意识到,福建沿海正是出海贸易的热土,于是便带着家人移居到闽县(今福建福州)。这里自古便是中国沿海重要的商业枢纽,不少福建人从这里启航,往返于东南亚,创造了无数华人海外经商的传奇。

陈振龙生活的时代是明朝万历年间,这一时期的中国相对和平。然而与郑和下西洋时的盛况相比,海上已不再是风平浪静的局面。西方的殖民者开始在东南亚崛起,试图占领各个岛屿,吕宋岛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吕宋岛上土著的生活并不安宁,他们被西班牙殖民者压迫,成了种植园的奴隶,生产的香料财富大多流入了西方殖民者的腰包。陈振龙并不打算参与解救当地的土著,他的心思更多放在了与西方商人做生意。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陈振龙注意到当地土著食用的一种形态独特的食物,这种食物类似萝卜,外表红色,口感鲜甜且软糯。陈振龙非常好奇,便向当地农民打听得知,这种食物是当地的主粮,而且非常耐饥。

这种食物是南美洲原产的甘薯(番薯),西班牙人将它引入了东南亚,并禁止当地人外流这类作物,因为它在西方殖民地中的经济价值极高。

尽管如此,陈振龙并没有放弃,他决定通过隐秘的方式将甘薯带回中国。他巧妙地用泥土包裹甘薯的藤条,用麻绳捆绑,藏在货物中,成功瞒过了西班牙人的检查。在返回中国的航程中,陈振龙精心照料着这根藤条,时刻为其浇水,甚至特意将藤条浸泡在海水中,确保其存活。

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陈振龙最终成功返回中国,但面临的新问题是:福建的气候与吕宋岛不同,如何种植这株藤蔓,完全没有经验。于是,陈振龙和儿子陈经纶找到了当地官员金学增,提出了种植甘薯的请求。

金学增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立刻支持了陈振龙的提议,并为其提供了土地进行试种。在陈振龙的悉心照料下,这株甘薯藤最终成功生根发芽,长出了茂盛的叶子。几个月后,藤蔓结出了令人惊喜的果实——与吕宋岛的甘薯一模一样。

甘薯被正式命名为“番薯”,并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其耐旱、产量高的特性,使其成为了中国农民的新粮食来源,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番薯成为了救命的食物。

陈振龙的这一伟大贡献被世人传颂,他的故事成为了忠诚与勇敢的象征。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筹资建起了“先薯亭”,感激他为百姓做出的贡献。后来,其他华人如陈益、林怀兰等也纷纷将番薯带回中国,逐步将这一重要作物推广至全国。

陈振龙去世后,徐光启等学者在《农政全书》中详细记录了陈振龙父子的种薯方法,并将这一技术传播开来。陈家后代世代传承,特别是陈振龙的五世孙,将番薯推广至北方,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番薯已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它不仅在饥荒时解救了无数民众,也成为中国农业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番薯的引入,仅仅是外国作物在中国的众多贡献之一。中国的农业,历经无数前人的努力与智慧,从西域引进葡萄、核桃,东南亚引进的高粱、扁豆,印度传入的茄子、辣椒,以及非洲的西瓜,都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这些作物的引入,让中国拥有了更加丰富的食物选择,也证明了中国人无论何时都能适应环境、创造出强大的农业体系。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些敢于冒险的先贤们,如陈振龙、袁隆平等,他们为中国人民的生存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请点击本文右上角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19日,东京田径世锦赛的男子200米决赛成为历史与传奇交织的舞...
田径世锦赛|竞走名将杨家玉创赛... 9月20日一早,在2025世界田联锦标赛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中国选手杨家玉以1小时27分16秒的...
原创 这... 前言 历史的浪潮,往往无法由个人轻易左右,尤其是王朝的兴衰,更多的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单凭一...
原创 商... 作者:李大奎 秦孝公嬴渠梁继位时,地处西北的秦国还很羸弱,为了重振雄风图强称霸,秦孝公果断启用"徙木...
资讯有故事丨日本学者森正孝:“... 88年前的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原创 诸...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他对刘备提出了战略建议。诸葛亮建议刘备先夺取荆州和益州,作为稳定的根据地,并...
原创 赵... “做得好!做得好!” 在那间昏暗而朦胧的房间内,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对着自己弟弟赵光义发出了这样的...
原创 从... 光绪二十年(1894 年)的紫禁城,14 岁的光绪帝望着御膳房端来的鸡蛋羹,突然问身边的太监:"这鸡...
原创 黄... 当然可以!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每段保持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黄埔军校...
原创 宋... 宋徽宗,北宋的第八任皇帝,以其深厚的艺术才华而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封建皇帝之一。虽然他身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