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逃出生天,戴笠跪地抱脚大哭,痛骂是自己失职
创始人
2025-09-20 06:33:38
0

1936年12月12日凌晨三点,张学良与杨虎城这两位怀有报国之心的将领,在西安密谋发动一场震动全世界的兵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他们迅速掌控了局势,将毫无准备的蒋介石以及随行的数十名军政高官扣押起来,西安事变由此拉开序幕。这一事件,不仅在国内引发了巨大反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蒋介石得以安全脱险。当蒋介石得以逃出生天回到南京时,戴笠匆忙赶到,见到蒋介石后,情绪失控,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并愤怒地责怪自己未能尽职尽责,导致如此险象环生的局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一历史事件,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张学良和杨虎城成功扣押蒋介石后,他们深知事情的严重性,立即命令所有参与者保守机密,任何消息都不得外泄。然而,最先感到事态异常的,正是蒋介石身边的军统头目——戴笠。在蒋介石亲自前往西安督战期间,戴笠原本应该随行,但由于临时接到紧急任务,他不得不留在南京。

戴笠一直对蒋介石前往西安心存忧虑,早在启程前,军统的情报人员就向戴笠报告了张学良与红军接头的消息。作为国民党内的重要情报人物,戴笠自然不敢忽视这一警告,立即将情况汇报给蒋介石。然而,蒋介石对于这一消息表现得非常冷淡,他不愿相信张学良会背叛自己,因此坚决不听劝阻,坚持前往西安。戴笠虽然焦虑,但依然指示军统人员继续密切关注蒋介石的行程,并随时向他报告。

然而,12月12日那天凌晨,西安的情报人员突然失联,戴笠再也无法得到西安的最新消息。这使得他如坐针毡,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恐惧。蒋介石出事了?这是他最不愿想的情况。因为戴笠的飞黄腾达,正是蒋介石的提拔所致,如果蒋介石出了任何差错,那么他也必将遭遇灭顶之灾。

就在戴笠焦虑不安之际,第七十九师师长陈安宝发来了一份电报,简短而震撼:“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下落不明。”戴笠看后面色苍白,心中一紧,风头已至,必须立即行动。

12月13日上午,戴笠奔走各方,终于从西安站站长江雄风那里得到确切的情报:“张杨叛变,校长被扣,生死未卜。”这份电报再次断开了与西安的联系,戴笠知道,时间紧迫。于是,他开始寻求营救蒋介石的办法,先后找到了宋美龄、宋子文、何应钦等国民党内的高层人物。然而,众人各执己见,意见分歧,达不成共识,更有甚者,批评戴笠没有尽职尽责,导致蒋介石陷入危难之中。

在这一刻,戴笠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当他得知宋子文、宋美龄等人打算亲自前往西安时,他果断决定冒死前往,亲自救援蒋介石。当然,戴笠的身份使得这一决定充满了危险,一旦张学良与杨虎城决定对他不利,他可能会在西安丧命。然而,如果他选择不去,蒋介石回到南京后,第一个要处理的人恐怕就是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戴笠最终做出了决定:赌上一切的性命。他认为,成了就继续享受蒋介石的宠信,败了也不过是死个痛快。

1936年12月22日,蒋介石被扣押已有十天。当天,宋美龄、宋子文、蒋鼎文、端纳和戴笠等一行七人,在南京登上了飞往西安的飞机。抵达西安后,戴笠被张学良软禁在张公馆的地下室。他焦虑不安,心中不断回想着最坏的结果,甚至准备好了面对死亡的决心。在这一过程中,他写下了自己的遗书:

“自昨日下午到此,即被监视,默查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固志所愿也,唯未见领袖,心不甘也。”

写完遗书后,戴笠请求见张学良。当他终于见到张学良时,情绪几乎失控,长跪不起,恳求张学良务必保全蒋介石的生命。张学良其实并不打算杀害蒋介石,他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方式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面对戴笠的恳求,张学良为他开了口子,安排他去见蒋介石。

当戴笠跪倒在蒋介石面前,痛哭流涕,抱住蒋介石的脚,责骂自己未尽职时,蒋介石并没有任何怜悯,反而怒斥道:“你这时来干什么?给我出去!”蒋介石的怒气并未因此有所缓解,但戴笠感到心中一块巨石终于放下。

西安事变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蒋介石安全回到南京,而戴笠则无恙度过了这一生命中的大难。在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得知戴笠在他被软禁期间四处奔波,竭尽全力寻求援助,并亲自前往西安营救他,蒋介石心生愧疚。后来,蒋介石偶然看到戴笠在西安写下的遗书,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他,从此更加重视戴笠。

不可否认,戴笠是一位非常精明的人。在这场危机中,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将一场本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西行,转变为巩固权力的契机。每当回顾西安事变,戴笠总是自豪地说:“我冒死而去,呈祥而归。”他甚至将这次事件与蒋介石曾经在永丰舰上护卫孙中山的壮举相提并论。

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飞机失事不幸身亡,蒋介石失去了这位左膀右臂。戴笠最终未能见证蒋介石败逃台湾的那一天。

资料来源:《戴笠全传》、《西安事变始末》等。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当然可以!我将根据您的要求,逐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写作并非...
澳门抗战人物群像展开幕 中新网澳门7月8日电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与澳门...
原创 除... 中国历史上曾定都南京的政权 一、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 孙权最初并没有把都城设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而...
原创 韩... 脸都不要了? 最近,韩国一些学者居然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明朝永乐大帝朱棣竟然是韩国人!这一...
原创 错...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保持原意,适度丰富细节并改写如下: --- 在三国那个风云激荡、战火连绵的时代,天...
原创 溥... 在我们身处的社会中,想要真正做到孤身一人几乎不可能。时代的洪流汹涌而至,想要活得轻松,随波逐流或许是...
原创 长... 长江之畔:那些被误解的历史与真相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长江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穿越南北东西,承...
原创 长... 在长沙之战中,关羽遇到了黄忠这一强劲对手,两人连续对决三次,始终未分出高下。然而,细心的观察者会发现...
原创 痛... 51 岁清华晨跑大神刘小平离世!前天还报铁三,8 年自律没躲过意外!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有时候过度运...
原创 阿... 在阅读本文之前,真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我们今后能持续为您推送相关内容,并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