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自1843年上海开埠至1937年,宁波商人在上海的金融业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期间他们创办或担任管理职务的主要钱庄、银行、保险公司和交易所多达105家。在投资和管理华资银行方面,近代甬商的代表人物不下50位。由此可见,宁波人对上海金融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早在1830年(道光十年),镇海的方氏家族便在上海南市开设了履和钱庄(1870年更名为安康钱庄)。安康钱庄一直经营到1950年,历时整整120年,成为上海历史最悠久的钱庄之一。方家在全盛时期,不仅在上海开设了允康、钧康、和康、汇康、庶康、元康、乾康、寿康、安裕、承裕等25家钱庄,实至名归地成为近代上海最具影响力的九大钱庄家族之一。
同治年间,宁波人在上海开设的大型钱庄已多达36家。至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上海全市的82家钱庄中,有22家由宁波商人经营。这一时期,经营钱庄的宁波商人包括赵朴斋、张宝楚、庄尔芗、冯泽夫、袁联清、李墨君等多位知名人物。
到了光绪末年,上海九大钱庄的资本集团中,宁波商人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份额。他们包括方介堂的镇海方家、叶澄衷的镇海叶家、李也亭的镇海李家、秦君安的鄞县秦家、董棣林的慈溪董家等。还有许春荣的湖州许家,其祖籍亦为镇海。镇海李家在1868年到1906年间,先后在上海设立了7家钱庄,进一步巩固了宁波商人在上海金融界的地位。
进入20世纪20年代,宁波商人再次活跃在上海金融圈,纷纷投资创办新的钱庄。徐庆云、徐承勤、严信厚、徐霭堂、薛文泰、孙衡甫、王伯元、周宗良等商人成为新一批的金融投资者。这些新建的钱庄中,许多经营管理者依旧是宁波籍商人,例如慈溪的秦润卿、李寿山、林韶斋,以及余姚的沈荔泉等。而上海程家福源钱庄,便是由苏州商人程熙云投资并由秦润卿管理,持续经营数十年之久。
1917年成立的上海钱业公会,会员中宁波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诸如袁鎏、盛筱珊、孙衡甫、李寿山、谢纶辉、裴云卿、陆书臣、秦贞甫、楼恂如、陈笙郊、林莲荪、沈晋镛等宁波籍商人纷纷加入,推动了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秦润卿曾连续担任上海钱业公会会务长达17年之久,为上海钱庄行业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1921年,上海的69家钱庄中,宁波人开设了16家。特别是鄞县的秦家,直到1933年,先后与其他商人合作,成立了8家联号公司,影响力非常之大。
不仅在钱庄领域,宁波人还在近代银行的创办上发挥了引领作用。1901年,严信厚、叶澄衷、朱葆三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通商银行,这家银行是华商创办的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的9名总董中,严信厚、叶澄衷、朱葆三均名列其中。余姚籍的陈笙郊和谢纶辉也先后担任过该行的总经理。
1908年,宁波商人在上海北京东路创办了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初期资产为75万两,这家银行的投资者全为宁波籍商人。总董、总经理、协理等职位,几乎都是宁波旅沪的著名工商人士。此银行的成立标志着宁波商人在银行业中进一步的深耕。
1919年,宁波商人王正廷、穆藕初、楼恂如等人在上海南京东路创办了中华劝工银行,开办资本达到50万元。镇海人李咏裳、刘聘三分别担任了该行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
1921年,韩云根、杜家坤、刘鸿生等宁波商人创办了上海煤业银行,地址设在北京东路,刘鸿生担任董事长,韩云根等9人担任董事,郑声和担任经理。
1933年,鄞县人叶琢堂与宋汉章等人在上海宁波路创办了至中商业储蓄银行,宋汉章担任董事长,史久缘担任经理。
其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银行大亨——王伯元,来自慈溪长石桥。王伯元在民国期间担任过中国垦业银行的总经理,并且是通和银行、国泰银行、中和银行和上海绸业银行的董事长,同时还曾担任天一保险公司和茂华保险公司的董事长。王伯元在1977年去世,享年84岁。
自1908年至1933年,宁波商人共在上海创办或参与经营了近30家银行,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高层职务的商人多达50位之多。
除了银行和钱庄,宁波商人还在1905年至1936年间,在上海创办了多家保险公司、交易所和信托公司。例如华兴保险公司等6家、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等4家以及中易信托公司等3家。通过这一系列的金融投资,宁波商人不仅深耕了上海金融市场,还对中国近代金融体系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宁波商人凭借着务实、诚信、宽容、创新、冒险精神和重视友情的经营理念,积极参与上海的各行各业,特别是在金融业方面,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