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成就,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尽管清朝的总兵力不足20万人,但它却成功征服了拥有超过1亿人口的汉地,而且几乎没有遭遇重大损失。清军的战绩颇为亮眼,除了一些小规模的挫败(如下江南),其他大部分战斗都未曾遭遇大规模伤亡。对于蒙古的持续用兵,除了通泊之战的失败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大的失利。康熙帝亲自出手,消灭了准噶尔,成功迫使蒙古退出了军事舞台,清朝占领了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蒙古各部逐渐纳入统治范围。两次金川大战的胜利,彻底摧毁了西南吐蕃的世袭统治。那么,清朝是否曾经收复过朝鲜呢?答案是肯定的,清朝确实曾在某种程度上收复了朝鲜。
在历史上,隋唐时期的中国也曾尝试过征服朝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成功地占领了这个地区,设立了安东都护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其战力远远超出了当时一些游牧和渔猎部落的水平。最后,朝鲜实际上发动了一场“独立战争”,成功恢复了自己的独立地位。事实上,古代的国家治理能力是有限的,能够控制住汉地核心区域已经是极限,其他地方往往有很高的自治权。例如内外蒙古、新疆、青藏地区,这些地方的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中央政府还能有效地控制。可是像越南、朝鲜这样的地区,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封建社会,中央政权就只能将其作为朝贡国来看待。云南的大理国是一个特例,虽然它也是封建化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人口稀少等原因,经过明清几百年的消化,最终才被中央政权逐渐控制。而朝鲜,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并且已经形成统一民族认同的国家,显然远非如此轻易可以“消化”的对象。
相较于三藩、台湾和新疆,朝鲜的问题并不复杂。在满清的扩张过程中,朝鲜早已成为一个名义上的仆从国,几乎不需要太多精力去管理。满清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更为棘手的地区,特别是新疆的准噶尔部落,因为那才是最具威胁的地方。满清在西藏和安南地区也曾有所作为,但与这些地方相比,朝鲜的态度一直较为温顺,不像西南的土司、三藩那样频繁反叛。尽管清朝在末期的治理上有些迟缓,但从整体来看,清朝在疆域扩展上的成就无疑大于其不足,特别是在新疆的收复上,左宗棠的贡献不可小觑。即使最终清朝面临了巨额的财政债务,它依旧保持了对西藏的强势影响。
对于朝鲜、越南等国来说,它们在清朝时期的地位并不像课本上所描述的那样“独立”,而是名义上的独立,实际上仍然受中央政权的控制。朝鲜和越南的海关管理,尤其是朝鲜的海关,实际上一直由清朝操控,直到甲午战争后才逐渐脱离。清朝对朝鲜、越南的统治被列强普遍承认。实际上,越南是在中法战争中失去的,朝鲜则是在甲午战争中丧失的。尽管如此,朝鲜和越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在形式上维持着与清朝的关系,特别是在朝鲜,清朝的海关权利直到甲午战争后才完全失去。
要提到的是,韩国拍的电影《南汉山城》讲述了清朝入侵朝鲜的故事,尽管这是经过了创作加工的,实际上清朝对朝鲜的控制比影片中所呈现的更为复杂。清朝的伟大功绩之一,无疑是将西藏、新疆、蒙古等地纳入了中国版图,形成了历朝最大的领土。同时,清朝时期,人口增长至4亿,是历代王朝中人口最多的。然而,尽管如此,清朝依然与工业革命的世界脱节,未能及时参与到全球经济的变革之中。
总的来说,清朝虽然未能完美实现对外扩张的理想,特别是与世界工业革命的脱节,但它无疑在国土扩展、人口增长以及维持大规模的中央集权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