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韩国发动了“国语纯化运动”,旨在提升民族自信心并实现文化独立。那时,韩国当局通过多种方式,逐步禁止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日语和汉字,试图彻底摆脱外来文化的影响。然而,七十多年后的今天,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依然保留着汉字。这是因为,尽管韩国文化逐步“去汉化”,汉字在韩国人心中依旧是类似“拼音”的标注工具。
如今的韩文,实际上是一种表音文字,其雏形出现在汉字传入朝鲜半岛之前。在汉代,中国汉字已经成为古朝鲜上层社会的官方文字。虽然韩文经过多年的发展,但由于其历史较短,体系尚不完备,很多语言结构上的不足仍然存在。没有汉字标注的帮助,这种表音文字的缺陷就显现了出来。例如,同音字的泛滥,导致名字辨识困难,甚至可能出现令人尴尬的误解。
韩国想要实现文化上的独立和“去汉化”是可以理解的,但文化作为一种非实体的抽象概念,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承和表达。然而,古代朝鲜的历史文献几乎全部是用汉字书写的。如果强行废除汉字,韩国人便无法阅读自己古老的文献,从而造成文化传承的困境。虽然中国网友有时对韩国的“废除汉字”举措不乏讽刺,但我们更应该对他们表示理解。毕竟,韩国最初的“国语纯化运动”并非针对汉字,而是针对日语。韩国人当时最想摆脱的是日本的语言统治。
事实上,韩国废除汉字的动机并非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敌意,而是因为长时间的日本殖民统治和后续美国的“文化影响”让韩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压抑。五十年的日本殖民历史以及成为美国“附庸”的身份,深深触动了韩国人的民族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急于寻找一种方式恢复民族自尊,文化自信便成为了他们焦虑和反抗的出口。这也符合心理学原理:一个深感“自卑”的民族,往往会在外在表现出强烈的“自大”情绪。
让我们回顾一下汉字在韩国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它为何在古代朝鲜如此重要,为什么后来又被逐渐废止。根据史籍记载,中国与古朝鲜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商朝武王伐纣后,箕子带着一部分商人迁至朝鲜半岛,并将中国的《连山易》、《归藏易》以及汉字带入当地。随着时间推移,汉字开始在朝鲜半岛的上层贵族中传播,并逐渐成为官方文字。
在古朝鲜,汉字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作为官方书面语言,另一种则是作为标注工具,用来为朝鲜的本土文字提供音标。这种标注方式,实际上是采用中国古代汉语的“切韵”方法,给朝鲜文字加注拼音。然而,由于“切韵”主要以河洛方言为基础,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发生变化。当它传入朝鲜后,再经过本土化的演变,导致发音的不统一,最终形成了混乱的局面。
为了统一语言文字的规范,李氏朝鲜在公元1443年(明英宗正统八年)实施了“训民正音”改革。李氏朝鲜深感汉字学习困难,因此大力推动本民族的拼音文字,以此削弱汉字的影响力。然而,由于当时中国在东亚文化圈中的主导地位,尽管朝鲜努力推行本土文字,汉字的文化正统地位依旧没有被动摇。
那么,韩国真正开始反对汉字的时期,是在二战结束后,特别是日本撤出朝鲜半岛后。日本从1895年占领朝鲜到1945年战败撤退,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使得韩国人曾一度被迫禁止使用汉字。在二战结束后,很多朝鲜的年轻人已经不再使用汉字。当朝鲜一分为二,南部的韩国成为了美国的“附庸”时,韩国人迫切需要在文化上重新获得自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上的压抑与反抗可以理解。处于自卑状态的韩国人开始通过“废除汉字”来表达他们的民族独立和文化重建的决心。虽然这一举措表面上是在“去汉化”,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政治上的自我恢复——一种通过文化上的“清理”来摆脱对外族文化的依赖。
实际上,韩国最初的“国语纯化运动”并非直接针对汉字,而是为了清除日语的影响。由于日本的殖民统治,韩语中含有大量日文元素,这些日文借词大多也是用汉字书写的。因此,韩国政府在“去日化”的过程中,也顺带进行了一部分“去汉化”。然而,七十年代初期,韩国总统李承晚曾公开宣称要废除汉字,结果不到两年便改变立场,重新恢复了汉字的使用。原因非常简单——老一辈韩国人早已习惯汉字的使用,不懂汉字就会导致生活不便,甚至可能闹出笑话,尤其是对于历史研究人员而言,不懂汉字意味着无法解读古朝鲜的文献,文化的传承因此受到极大挑战。
那么,韩国是否能够彻底抛弃汉字呢?从越南的经验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越南在法国殖民时期,迅速推广拼音文字并成功取代了汉字,因此可以预见,韩国在未来或许会跟随越南的步伐,逐步摆脱汉字的影响。然而,文化的传承问题并不会因为语言文字的改变而轻易解决。对于许多韩国年轻人而言,无法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文献并不重要,因为他们的文化本质上从未完全认同过自己的历史根源。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韩国政客,为了激发民族自信心,通过篡改历史、抹黑中国等手段来制造历史“胜利”。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警觉,因为它不仅影响了民众的文化认同,也可能导致未来的历史遗忘和文化错位。正如西方名人所言,韩国是一个历史上多次抹去过去的国家,尤其是他们文化中许多重要元素源自中国,甚至包括现在的韩国国旗“太极”图案,也直接来源于中国的八卦图。
尽管韩国对汉字的废止运动可能在未来取得成功,最终能否在文化上实现独立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中国人而言,不必过于纠结韩国是否使用汉字的问题,但对于现代韩国人文化自觉的扭曲和历史的曲解,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