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初,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因为与林彪的政治理念发生冲突,最终被林彪陷害,降职为副主任,负责后勤政治工作。这一变化对谭政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然而,在他个人的处境面前,他始终保持着镇定与坚韧,这使得他的朋友李聚奎感到一丝难以言说的痛心。李聚奎是时任总后勤部政委,他专程前来探望谭政,原本准备了一番安慰的话语,然而当见到谭政时,他却发现自己准备好的言辞在此刻变得毫无意义。
谭政依旧面带微笑,神采奕奕,仿佛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他毫无影响。他与李聚奎谈笑风生,完全没有流露出一丝困扰,反而轻松地表示,自己将分管后勤的政治工作,并希望李聚奎能够大力支持。李聚奎望着眼前这位老战友,心中充满复杂的情感。他轻轻一笑,说:“看来,我们又要并肩战斗了。”这话说得虽然轻松,但却深含着一份不言而喻的情谊和责任。
他们交谈了许久,李聚奎提议带着谭政去一些后勤单位调研。谭政没有拒绝,表示自己会尽快安排时间前去,仔细了解工作情况。尽管谭政表面上看似无忧无虑,李聚奎却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波动。毕竟,经历如此大的变动,谁能完全保持不变的心态呢?李聚奎感到担忧,临别时,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说,却最终化作一句深情的话语:“挺住啊,别让我看错你!”这句话仿佛承载了他内心的所有担忧与期许。谭政听后,眼圈瞬间湿润,但他还是拍了拍李聚奎的肩膀,露出一丝安慰的微笑,说道:“放心吧,革命战争年代那么苦都挺过来了,现在这些都不算什么。”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谭政确实如约与李聚奎一道,走访了总后勤部的多个单位进行政治工作的调研。每到一处,谭政都非常认真地询问和检查,就像他当年撰写政治工作报告时那样,严谨细致。无论是在军营、车间,还是工厂,谭政都会与官兵们深入交流,询问他们对政治工作的看法,了解实际情况。到了晚上,他总会将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找出规律,并仔细记录在本子上,丝毫不放过任何细节。
李聚奎陪同谭政走访了多个军区的后勤部队,最后还来到了第四军医大学,收集了大量关于后勤领域政治工作的一手资料。在见到谭政如此专注和认真时,李聚奎不禁回想起他们年轻时并肩作战的日子,感慨万千。这位老战友,几十年来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作风和原则。无论是面对战场上的风云变幻,还是眼下的政治困境,谭政依然是那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谭政。
那么,李聚奎与谭政之间,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战友情谊呢?他们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33年8月,那时红一师的所属部队改编,原红3军的第9师被重新编成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而李聚奎当时是该团的团长,谭政则是该师的政治部主任。从那时起,二人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战友情谊。
李聚奎在作战中英勇无畏,指挥得当,很快便脱颖而出。不久后,他被提升为红一师的师长,而谭政,原本是他的上级,但此时却成了他的下级。尽管如此,谭政始终对李聚奎的能力充满钦佩,而李聚奎则深知自己文化水平有限,谭政在部队中是少数几位有深厚文化背景的指挥官之一。因此,李聚奎特别倚重谭政,委托他负责政治工作,并虚心向他请教学识。谭政则不吝赐教,从教李聚奎识字开始,慢慢地培养了这位战友的文化素养。李聚奎渐渐意识到,红一师根本离不开谭政,而他自己,更加离不开谭政的帮助。
1935年8月,李聚奎被调入四方面军工作,二人开始分道扬镳,分别服役于不同的部队。但他们之间的战友情谊并未因此消散。解放战争时期,二人再次在东北相遇。李聚奎担任西满军区参谋长,后来又升任四野副参谋长,而谭政则一直在东北野战军和四野担任政治部主任,一直是李聚奎的上级。两人依旧保持着深厚的友情,经常在工作中交流思想,战友情谊愈发深厚。
李聚奎回忆起一次生死别离的情景,至今无法忘怀。那是在谭政临终时,李聚奎前去探望。此时谭政已无法言语,躺在病床上。李聚奎鼓励他坚持下去,称他会恢复健康。但谭政虽然闭着眼睛,却一直紧紧拉住李聚奎的手,眼泪不止。这一幕让李聚奎心如刀割,他也忍不住泪如雨下。两人握着彼此的手,泪水交融,这不仅是生死离别的悲痛,也是几十年战友情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