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张极为珍贵的历史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66年4月2日,当时贺龙元帅亲临四川威远,对当地的天然气工程进行视察,并听取了工程指挥部的详细汇报。在这次视察过程中,贺龙与三位省委书记留下了一张极具历史价值的合影。
照片中的三位省委书记虽然知名度不高,许多人或许未必能认出他们,但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堪称一代名臣。先从照片左侧第一位说起,他名叫廖志高,当时担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廖志高是土生土长的四川本地人,早年跟随中央红军经过四川,并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抗战期间,因其家乡身份,他被派回四川从事革命工作。
当时的四川是国民党统治的重镇,重庆作为陪都成为蒋介石的指挥中心。廖志高在这种白色恐怖笼罩的环境下,坚守四川地下工作长达七年,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解放战争期间,廖志高重返延安,随毛主席一起在陕北展开战略转战。西康省解放临近,毛主席亲自提名他出任西康省最高领导人。后来西康并入四川,他担任省委第三书记,至1965年晋升为省委第一书记。
此后,廖志高调任福建,先后担任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和福州军区政委等要职,均是省级一把手。廖志高于2000年去世,享年87岁,留下了丰厚的革命遗产。
接着介绍左二身穿黑色中山装的是李井泉,他与贺龙关系密切。李井泉是中央红军的一名将领,曾担任毛主席的秘书。1936年,红二方面军成立,贺龙担任总指挥,李井泉被调任师政委,成为贺龙手下的重要将领。
1945年晋绥军区成立后,贺龙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委,两人结为战斗搭档。虽职务平级,但李井泉对贺龙始终怀有深厚敬意。解放大西南的战役中,贺龙、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共同谋划,西南军区成立,贺龙任司令员。1952年四川省建立,李井泉成为首任省委书记,连任十多年直至1965年。
卸任省委书记后,李井泉转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职位高于廖志高。毛主席推动的西南大三线建设项目中,李井泉担任大三线建设委员会主任,领导了多项重点工程。大西南地区是贺龙和李井泉长期共事和奋斗的地方,贺龙调任国务院副总理后多次视察大西南,李井泉均亲自陪同。李井泉于1989年去世,享年80岁。
照片左三即是贺龙元帅本人。从画面上看,他手持老花镜,昔日威风凛凛的“贺大帅”形象略显苍老,但那股威严和气场依旧令人敬畏。那时政治斗争复杂,贺龙也遭受批判,境遇不甚理想,然而他依然心系国家建设。1969年,贺龙逝世,享年73岁。
最后要介绍左四,他是阎红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57位开国上将之一。阎红彦出身陕北,是陕北红军的重要将领,且是众多陕北将领中唯一晋升开国上将军衔者,军衔最高。阎红彦不仅善于指挥作战,还精通政治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他任陈锡联第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政工系统的重要将领。第三兵团进军大西南后,阎红彦也来到该地区任职。最初在川东,区委书记谢富治是“一把手”,阎红彦任副书记,作为其得力助手。后来,阎红彦还历任四川省委副书记、重庆市委书记。1959年,他接替谢富治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并兼任昆明军区第一政委,与秦基伟搭档。
拍摄这张珍贵合影时,阎红彦正是云南省的主要领导之一,陪同贺龙元帅视察工作。贺龙与三位省委书记都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肩负重任,却衣着朴素,均穿着简洁的平底布鞋。
这一幕令人感慨万千,如今已难以想象,老一辈革命家那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风貌,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