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你提供的文章内容的改写版本,保持了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1. 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659年):
长孙无忌,出生在今河南洛阳,少年时便与李世民建立深厚的友谊。他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之一,并因此一度当上了宰相。因反对李世民立武则天为皇后,他被诬陷谋反,最终被削爵流放至遥远的彭水县(今重庆市彭水县)。在流放途中,长孙无忌在痛苦中自尽,年仅五十岁。
2. 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591年~640年):
李孝恭,李世民的堂兄,出生于甘肃天水的秦安县,是唐初的名将。他出征巴蜀,平定了萧铣的割据政权,并成功招降岭南的四十九个州,最终为李家王朝打下了坚实的根基。除李世民外,他无疑是李氏宗室中最出色的军事人才。他的性格豪爽奢侈,喜欢享乐,周围常常有歌姬舞女百余人。年仅五十岁时,他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去世。
3. 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585年-630年):
杜如晦,陕西西安人,是李世民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尤其在策划“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帮助李世民坚定了推翻太子李建成的决心,成为李世民的重要智囊。杜如晦被誉为“房谋杜断”,在贞观四年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五岁。
4. 司空、相州都督、郑国文贞公魏征(580年-643年):
魏征,河北晋州西人,曾参与瓦岗起义,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在“玄武门之变”后,魏征归降李世民,成为唐朝的一员猛将。他以直言敢谏著称,被后世官员奉为典范,并且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贞”谥号的官员。魏征在贞观十七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5. 司空、梁国公房玄龄(579年—648年):
房玄龄,山东淄博人,是唐朝的进士,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关键策划者之一。与杜如晦并肩工作,帮助李世民制定了重要的战略决策。他以“房谋杜断”而闻名,尤其在政治和军事上极具智慧。房玄龄生活简朴,却因为与妻子间的感情纠葛,成了“醋坛子”故事的主角。他在贞观二十二年病逝,享年六十九岁。
6. 司徒、并州都督、申国公高士廉(576年~647年):
高士廉,长孙无忌的舅舅,出生于河北衡水市景县。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在辅佐李治期间,成功治理了蜀地的事务,取得了不少成就。高士廉长期在李治的政权中担任重要职务,直到贞观二十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7. 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585年-658年):
尉迟敬德,山西寿阳县人,年少时曾是铁匠,后来参军并成为唐初的名将之一。他在“玄武门之变”中,凭借出色的箭术射杀了李元吉,表现出过人的勇气与决断力。尉迟敬德后随李世民远征高丽,晚年迷信仙丹,最终在显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8. 景武、卫国公李靖(571年-649年):
李靖,陕西三原人,被誉为“李卫公”,是唐初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他成功安抚了岭南诸州,击败了东突厥,并远征吐谷浑。李靖还撰写了许多军事著作,是唐代军事思想的奠基人。晚年多病,闭门不出,直到贞观二十三年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9. “特进”、宋国公萧瑀(575年~648年):
萧瑀,隋炀帝萧皇后的弟弟,出生在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他曾六次担任宰相,六次被罢黜,可见其官运起伏不定。他以心眼狭隘、不容人而著称。萧瑀在贞观二十二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10. 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598年-642年):
段志玄,山东邹平人,参与晋阳起义并帮助李世民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他拒绝了太子李建成的引诱,展现出坚定的忠诚。在隋唐之交的战争中,他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尤其在征讨吐谷浑时,表现出色。段志玄在贞观十六年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五岁。
11. 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582-650年):
刘弘基,陕西泾阳人,是李世民的亲信之一。他与李世民关系非常亲密,甚至可以同床共寝。刘弘基参与了晋阳起兵,并随军征讨高句丽,屡次获得战功。他因病于永徽元年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12. 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557年~628年):
屈突通,辽宁锦州市人,曾是隋朝的将领,后投降唐朝。他跟随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李渊攻占长安后归附唐朝,并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屈突通在贞观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13. 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622年):
殷开山,陕西西安市鄠邑区人,曾是隋朝太谷县的县长,后成为李世民的重要幕僚。在李渊的辅佐下,他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军事行动。殷开山在武德五年去世,享年不详。
14. 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588-638年):
柴绍,山西临汾人,李渊的女婿,娶了平阳昭公主。他跟随李靖共同平定了东突厥,并建立了不朽的战功。柴绍被称为山西刀削面的发明者。贞观十二年,柴绍因病重去世。
15. 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生卒年不详):
长孙顺德,鲜卑族,今河南洛阳市人,是李世民的亲信之一。他参与了晋阳起兵和“玄武门之变”,并曾亲手追杀李建成与李元吉的余党。长孙顺德最后在泽州刺史任上因病去世。
16. 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6世纪-646年):
张亮,河南荥阳市人,出生于农家,早年参与了瓦岗起义,后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屡建战功。他晚年对术士十分迷信,最终因为与妻子李氏的纠葛声名受损,在贞观二十年因谋反被斩首。
17. 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643年):
侯君集,陕西旬邑人,积极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在随后的高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他在“灭东突厥”与“战吐谷浑”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