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长保:为保护毛主席而被敌人炸死,建国后主席派军区司令找遗骨
创始人
2025-09-19 00:32:11
0

1958年,毛主席在济南军区进行视察。当他得知自己的旧警卫员陈昌奉也将参加会议时,毛主席非常高兴,并立即指示工作人员将陈昌奉找来。陈昌奉收到消息后,立刻前往。

毛主席与陈昌奉已经整整12年未见了。两人重逢后,不仅叙了家常,还回忆起了一位令他们都难以忘怀的英雄——曾经的警卫班长胡长保。毛主席特意嘱托陈昌奉,若有机会,能否找到胡长保的家人。陈昌奉听后,眼中满是悲伤,立刻点头答应了毛主席的请求。

那么,胡长保究竟是谁,为什么能在毛主席心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呢?让我们从胡长保的故事说起。

胡长保于1912年出生在江西吉安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由于时代动荡,战乱频繁,生活条件极为艰难,胡长保从小便未能上学。他的童年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有机会接受教育,而是常常跟随村里的大孩子们,到处干些杂活,以赚些零用钱来补贴家用。正因为如此,胡长保从小便锤炼了机智和聪慧。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他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解决方法。虽然家庭贫困,但他天生的聪明才智使得生活并未让他屈服。

1930年,红军经过胡长保的家乡。在听闻红军的英勇事迹后,胡长保对红军充满了敬仰,心中早已萌发了参军的念头。此时,恰逢红军驻扎在附近,他决定向父母表明自己的想法。

“妈,最近红军要经过咱们这里,我想参军!”胡长保对母亲说道。

母亲略显担忧,问道:“孩子,参军很苦,你真的能吃得了这苦吗?”

胡长保抬起瘦弱的胸膛,坚定地说:“妈,我不怕!”

第二天一早,年仅18岁的胡长保便告别了父母,毅然加入了红军。凭借着他做事认真、踏实的态度,胡长保被安排在军委通信排,并迅速晋升为排长。

1934年,长征临近,红军副官处重新调整了警卫人员,胡长保被调入毛主席的警卫班,担任班长。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毛主席生死与共的时刻。紧接着,胡长保便与毛主席一同开始了艰苦的长征之路。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上,红军高层对博古、王明、李德等人的错误路线进行了纠正,标志着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开始得到广泛认可。经过这次政治会议,毛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展开了新的长征路径,跨越云南、贵州,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成功夺回了泸定桥。

在这一过程中,毛主席的警卫班全力保护着主席的安全。尤其是在面临敌机轰炸的危险时,胡长保做出了巨大牺牲。

1935年5月30日,红军突破泸定桥后,毛主席因一些事务未能跟随主力部队,而是与卫生队一同行进。行进中,由于地形险恶,毛主席的行进队伍容易成为敌机的攻击目标。不幸的是,敌机很快发现了他们,三架飞机开始空袭,并投下了一颗颗炸弹。炮弹的爆炸迅速造成了伤亡。

就在危急时刻,警卫班长胡长保毫不犹豫地扑向毛主席,想要保护他免受炮弹的伤害。胡长保以自己身体为盾,飞身将毛主席推倒在地,自己则被炸弹的爆炸所波及,身受重伤。毛主席惊愕地看到胡长保倒在自己的怀里,他的伤势极其严重,鲜血几乎涌出。

胡长保竭力开口说:“主席,我不行了……血全流到肚子里了……我没什么牵挂,最遗憾的就是不能再跟随您继续前进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最终他在毛主席的怀里安然离世。毛主席低头用手臂支撑着胡长保的头,泪眼模糊,轻声呼喊:“小胡,小胡……”他的眼中充满了痛惜和不舍。

胡长保牺牲后,毛主席悲痛欲绝。虽然他们行程紧急,但毛主席依然要求将胡长保的遗体安葬。在把胡长保埋葬后,毛主席亲手为他洒上泥土,并用随身携带的辣椒水为他守墓。

随后,毛主席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泪水难以控制。警卫员们为胡长保鸣枪致敬,枪声如同怒吼,带着他们对英雄的无限敬仰。

从此,毛主席便时常怀念这位为自己献身的警卫班长。即使过了多年,他依然未曾忘记胡长保。毛主席在不同场合提到胡长保,感慨地说:“当时我也准备死,但我没死。是他挡住了那颗炸弹,替我死了。”

直到1971年,毛主席到南昌时,依然对胡长保的牺牲心存愧疚。他让人多方打听胡长保的家人,但始终没有消息。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后来在回忆录《我的父亲毛泽东》中提到,毛主席时常回忆起这位忠诚的警卫班长。

胡长保的英勇事迹,深深铭刻在警卫班每一个战士的心中。陈昌奉,作为当时的警卫员,至死未能忘记班长的牺牲。他曾多次在回忆录《跟随毛主席长征》中讲述胡长保的故事,表达自己对班长的敬仰。

直到晚年,陈昌奉曾身着军装,来到天安门广场,深深鞠了一躬,向英雄致敬,表达自己对胡长保的无限怀念和敬意。1986年,陈昌奉去世时,仍在与家人谈论这位曾为毛主席献出生命的老班长,叮嘱家人一定要找到胡长保的亲人。

1990年,四川省荥经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小组,终于在深山中找到了胡长保的遗骸。经过精心安葬,胡长保的墓碑上刻着:“中央红军毛泽东同志警卫班长胡长保烈士之墓。”

2005年,荥经县还建立了胡长保纪念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缅怀。

胡长保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成为革命先烈英勇精神的象征。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 字数:2183,阅读时间:约6分钟 编者按: 关于两汉时期的兵制,...
原创 不... 阅读本文前,别忘了点个“关注”,这样你不仅能方便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获得不一样的互动体验,感谢你的支...
原创 如... 1928年6月4日的清晨,三洞桥附近的居民尚未从睡梦中醒来,却突然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惊醒。原来,在...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有三股仙界势力意图推翻商朝,这三股势力分别是: 第一股是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阐...
原创 那... 明朝的明孝宗朱佑樘被后世誉为一位“好人”和“好皇帝”,这样的评价在大明的皇帝当中算是相当难得的。但这...
唐朝如此强盛,却守不住辽东半岛... 我们翻开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会发现谭其骧给唐朝绘制了三张全图,时间分别是669年、744年和...
原创 明... (本文所有配图均采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全文约2950字,预计阅读时间约10分...
原创 秦... 秦朝的最大问题到底在哪里呢?自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以来,经过历代先王的不断努力,最终在秦始皇的领...
红船领航二十载④|“无中生有”... 【编者按】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劈波斩浪。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5年,“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
原创 世...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阶段。七雄争霸,百家争鸣,纷繁复杂的局势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