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中,有三股仙界势力意图推翻商朝,这三股势力分别是:
第一股是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阐教在商周之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阐教派出了十一位三代弟子参与西周的征战,帮助西周消灭了暴虐的纣王,推动了周朝的兴起。除此之外,阐教的二代金仙们在西周面临困境时,也总是会义无反顾地下山施以援手,解救西周于危难之间。甚至,元始天尊本人也不止一次悄然出手,帮助西周脱离险境。可以说,阐教几乎是推翻商朝的主力军。
第二股是由女娲娘娘领导的妖族。女娲娘娘是上古的女神,她一直深爱着这片土地,但因纣王对她的侮辱与亵渎,尤其是纣王所题的恶毒诗句,令她愤怒至极。出于对纣王的极度不满,女娲娘娘决定亲自参与推翻商朝的行动。她派遣了轩辕坟三妖,暗中扰乱商朝的政权,逐步加速了商朝的覆灭。女娲娘娘的这一举动,毫无疑问对商朝的灭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股势力是西方的二圣——接引和准提。两位圣人原本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他们的道场遥远而神秘。然而,在商周之战期间,接引和准提频频现身,打着“广收有缘人”的旗号,来到战场上,并帮助西周解决了其中最为棘手的障碍——金鸡岭的孔宣。孔宣凭借强大的实力,几度阻碍西周的进攻。西方二圣的帮助,可以说是西周战胜商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此可见,西方二圣也是推翻商朝的关键一环。
那么,商朝究竟做错了什么,才会让如此众多的神仙势力纷纷联合起来推翻它呢?对此,我来简单分析一下。
其实,在《封神演义》的开篇,作者对于商朝的评价非常高。原文中写道:“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当时的商朝,国家安定、百姓富足,政权强盛,似乎并没有任何衰败的迹象。因此,从表面上看,商朝的灭亡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按理说,这样一个兴盛的朝代,应该得到神仙们的庇护才对。然而,商朝的覆灭,正是因为两件事,才引发了众神仙的反感与反抗。
第一件事是封神榜的出现。封神榜的签署,意味着“阐教、截教、人教”三教之间将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弟子,送往天庭服务于昊天上帝。阐教与截教的精英早已具备了资格,但在人教的精英中,商朝并没有合适的人才。姜子牙到达西岐之前,西岐最强的将领是南宫适,但在商朝的强将面前,南宫适根本不值一提。例如,像张桂芳、魔家四将、张奎夫妇等,都能轻松击败南宫适。商朝虽然号称人才济济,但真正能供给封神榜的人才实在稀缺。因此,想要完成封神榜的任务,商朝必然成为众神仙的打击目标,然而神仙们在乎的并不是百姓的命运,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
第二件事是纣王对神祇的无视。纣王曾在前往女娲宫进香时,曾问商容:“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女娲是商朝的保护神,纣王作为帝王,岂能不知女娲对商朝的庇佑?然而,他却端着皇帝的架子,不愿亲自去表示敬意。商容劝说无效后,纣王虽勉强前往,但在女娲宫中竟然题诗亵渎神灵,这种无视神祇的行为,让所有的神仙都感到愤怒。更有甚者,云中子,仙界的福德之仙,原本是来帮助商朝除妖降魔的,但纣王对他却表现出极大的傲慢,甚至没有以礼相待,直接因为云中子没有跪拜而表现出不屑。在纣王眼中,连神仙都得俯首称臣,显然他完全没有将神祇放在眼里。事实上,纣王之所以如此自负,正是因为他身边有许多强大的能人异士,像孔宣这种准圣级的存在,都愿意为他效忠,这也让他忽视了天地间的其他神灵。
综上所述,商朝的覆灭并非无缘无故。封神榜的签署使得商朝成了众神仙的目标,而纣王对神祇的傲慢态度,也加剧了神仙们的反感与愤怒。最终,商朝因为这些原因,成了仙界势力纷纷推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