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藩王选讲(肆拾伍)-兴王朱祐杬
创始人
2025-09-19 01:32:04
0

(本文所有配图均采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全文约2950字,预计阅读时间约10分钟。)

明宪宗是他的父亲,明孝宗是他的哥哥,明武宗是他的侄子,明世宗则是他的儿子;而他本人,却被封为兴王。

在儿子继承大统之后,特地将他追封为皇帝,甚至让他入祔太庙,供奉于祖先之间。为此,还特意请出了太庙里的一代贤君仁宗皇帝,可见此事颇费周折。

直到去世之时,他恐怕都未曾料到,死后会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

史书中对他的评价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完美,但其中是否掺杂了粉饰的成分,却值得怀疑。

说到这里,相信诸位读者也能猜到本文的主角,就是明宪宗的第四子——兴王朱祐杬。

公元1476年7月22日,成化帝朱见深迎来了他的第四个儿子。按照当时的五行命名规则,这个新生儿被赐名朱祐杬,那年朱见深29岁。

在朱祐杬出生之前,过去六年间,皇帝一直未有子嗣诞生。面对长子、次子相继夭折的局面,以及第三子朱祐樘被严密保护的事实,第四子的到来犹如久旱逢甘霖,给朱见深带来了新的希望。自1476年至1487年这十一年里,朱见深共诞下了11个儿子,甚至在驾崩前半年,还迎来了幼子朱祐楷。

这一历史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那些关于万贵妃毒死朱见深子嗣的荒谬谣言。

倘若不是万贵妃的逝世令朱见深极度悲痛,忧伤至死,他本可能继续繁衍皇嗣。

谈及朱祐杬的母亲邵氏,她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邵氏的出生年份不详,仅知她在1460年被选入宫中,那时正值天顺四年,英宗在位,朱见深尚为太子。根据推测,邵氏与朱见深年龄相仿,约生于1447年左右。

邵氏的父亲邵林,出身贫寒,是杭州府昌化县的一个普通百姓。尽管家境贫困,邵氏自小聪慧懂事,通晓诗文,颇具才华,可谓一位罕见的女子。

晚明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提及,邵氏“年十四,聘者七人皆死。一指挥聘之,已上马迎矣,坠而死。”若此非官方记载属实,则说明邵氏生平经历了非凡的遭遇:她在十三四岁时相继失去了七位未婚夫,甚至一名武官硬要迎娶她,骑马接亲时却意外坠马身亡。

如果这一切真实存在,后续故事更添神秘色彩——被连累失去未婚夫的邵氏,竟被卖给杭州镇守的太监。众所周知,太监生理缺陷,使得邵氏难以成为一般家庭的主妇,却意外被选入宫中。至于她如何成为朱见深的侍女,史料却未有详尽记载。

若“克死七人”事件与入宫时间同年,按古代虚岁计算,邵氏和朱见深应为同年出生;若事件更早,则邵氏或许比朱见深年长。

生下朱祐杬后,邵氏被封为宸妃,史称邵宸妃。两年后,她又生下宪宗第五子朱祐棆,三年后诞下宪宗第八子朱祐枟。

据史料记载,邵氏于嘉靖元年农历十一月庚辰日去世,估计享年约75岁。时任皇帝嘉靖帝朱厚熜为邵氏的亲孙子,因此她被尊奉为皇太后及太皇太后,去世后谥号为“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后”。

这位出身贫寒的女子,大概也未曾预料,自己最终会享有如此崇高的荣誉。

上一段简述确认了一个事实:朱祐杬的母亲出自寒门,几乎得不到任何显赫家族的庇护。这也反映了明朝一大特色:皇帝妃嫔多来自平民甚至贫寒之辈,因此外戚专权的现象在明朝相对罕见。

公元1487年7月30日,即成化二十三年盛夏,朱祐杬正式受封兴王,封地定在湖广布政司德安府安陆县,即今湖北省孝感市代管的安陆市。几年后,兴王府也在此地建成,为朱祐杬将来的就藩做好准备。

然而,仅一个多月后,也就是9月9日,成化帝朱见深驾崩,年仅11岁的朱祐杬也失去了父亲。不久,他的兄长朱祐樘继位,史称弘治帝。弘治四年十月,朱祐杬的封地被迁往安陆州长寿县,即今湖北省荆门市代管的钟祥市,而钟祥市的地名亦与朱祐杬家族渊源颇深。

在安陆州长寿县,兴王府沿用旧址,原为郢王朱栋与梁王朱瞻垍的府邸,但两人皆无子嗣,府邸一度荒废,至弘治年间才重新启用。

弘治五年(1492年),朱祐樘为年长弟弟朱祐杬筹办婚事,16岁的朱祐杬迎娶兵马指挥使蒋斅之女蒋氏,自此兴王府终于有了女主人。

弘治七年农历九月十八日(公元1494年10月16日),18岁的朱祐杬携家眷正式就藩于湖广安陆州,定居于梁王府旧址上的兴王府。兴王一家本应在此安居乐业,直到明末时代。

关于朱祐杬的兴趣爱好,史料多是赞誉之词。

“兴王嗜好诗书,勤奋好学,不喜珍玩,不爱歌舞,只在公宴时设牲醴肉食,尤善施惠救灾,怜恤贫苦。”

湖广自古为楚地,民风崇尚巫觋而轻视医药。年轻的朱祐杬着手改变这一现状,组织医术人才,编撰良方,先后完成《医方选要》《外科集验方》《本草食品便览》《本草考异》《本草食品续编》五部医书,并亲自校阅撰序。

若上述记载完全真实无虚,朱祐杬无疑是一位颇具作为的藩王。与一些荒唐荒废的藩王相比,他显得既平凡又伟大。

此外,朱祐杬还擅长诗词,文艺气质浓厚,慈善与艺术兼备。

不过,这些赞誉也许过于美化,让后世读者难免产生几分怀疑。虽无确凿证据,但从逻辑推断,既然朱祐杬嫡次子朱厚熜即位为嘉靖帝,那么嘉靖帝或为表彰父亲而有所夸大,也是情理之中。

弘治十三年,即1500年7月7日,24岁的朱祐杬迎来首个嫡长子,王妃蒋氏入府八年后初得一子。但遗憾的是,5天后的7月12日,婴儿夭折,未曾取名也未封爵。

1501年与1503年,朱祐杬先后生下两女,故事似乎指向“就藩长寿县的藩王无子嗣”的方向发展。但朱祐杬和王妃、妾室尚年轻,或许这与他广结善缘有关。

终于在1507年9月16日,王妃蒋氏再孕,诞下一子,名朱厚熜,朱祐杬时年30岁。

朱厚熜诞生后,朱祐杬再无子嗣,朱厚熜成为其唯一继承人,后封兴王世子,准备未来继位。

公元1519年7月13日,正德十四年农历六月十七日,临近43岁生日的朱祐杬逝世于长寿县兴王府。侄子正德帝朱厚照为他谥号“献”,史称兴献王。

兴献王墓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北7.5公里的纯德山。如今,该地已改称“明显陵”。1521年正德帝朱厚照无子无弟,朱祐杬的唯一儿子朱厚熜继位兴王,继而登基为嘉靖帝。

随后,嘉靖帝与群臣围绕如何称呼伯父朱祐樘和父亲朱祐杬展开多年的“大礼议”争论。最终,朱厚熜追封父亲朱祐杬为帝,庙号“睿宗”,并祔太庙。关于“大礼议”细节,可参阅下方链接所述《省愚说明帝-明世宗朱厚熜》一章。

自世宗朱厚熜起,明朝后续的穆宗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三国杀:有时候拉胯反而胜率够高...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的对局中,排位由于不能刷牌,所以往往对局的实战发挥,很多强...
原创 刘... 好的,这篇文章的重写是相当有挑战性的,但我会尽量保持原有的语义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来丰富它。这里是改写...
原创 辽...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曾和大家讨论了我国东北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划变化,包括沈阳市、长春市、大连市等...
原创 战... 有人曾经说过:“欧洲是没有统一的中国,而中国是统一了的欧洲。”这一说法揭示了两者之间在历史背景和发展...
原创 公... 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南乌拉尔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斯基泰民族的到来,对这一地区的文化...
原创 不... 当我们谈及中国对世界的原创发明与贡献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四大发明”。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其他可以...
倪瓒和元代墨竹——从佛利尔美术...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 清 徐璋绘《倪瓒...
原创 朱... 明朝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中的一大转折点,给无数人带来了深深的惋惜与遗憾。毕竟,清朝末期的历史,几乎就是...
原创 国... 1902年,山东菏泽的田野上,春寒尚未退尽,一个农民家庭迎来了新生命。这个孩子名叫管松涛,自幼家境贫...
原创 两...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具备非凡才能的臣子与皇帝之间,总会有一个类似“魔咒”的存在,那就是:“飞鸟尽,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