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霍去病18岁一出征,为何就能带800骑兵?考证汉代部曲制细节
创始人
2025-09-19 01:32:44
0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

字数:2183,阅读时间:约6分钟

编者按:

关于两汉时期的兵制,学界和民间已有多方讨论。目前,基本上大多数人都认同部曲制的说法。李零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汉简性质小议》一文中提出的“伍什队官曲部校军”八级编制模型,被广泛引用,成为学者和爱好者所推崇的标准,其中提到的一曲两百人、一个部四百人的观点也传播广泛。然而,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五曲部和部校同级的理论。本文旨在对这两种不同的看法进行梳理和分析。

首先,笔者来回顾李零提出的“伍什队官曲部校”的七级编制框架。具体见下表:

前五级的伍、什、队、曲等细节问题基本没有争议,学者们也都普遍接受。但在曲和部的关系上,李零文献中的注释则更倾向于前曲和后曲经常被作为论证依据,而《通典》中“二曲为部(四百人,立司马)”的记载也影响了李零的思考路径。

这一观点在孙闻博的《秦汉军制演变史稿》中得到了延续和认可。孙先生在书中第一章第四节明确提到,汉代军队编制中,“部辖四百人,曲辖二百人”。同时,书中还引入了来自张家界古人堤所出东汉简牍10号封检所的兵员编制情况,详见下图。从简文反映的部队组成情况来看,每支部队的兵员数在30-50人之间,较为吻合“50人队编制”的说法。根据这一数据,总兵力为373人,接近一个“司马部”四百人的规模。因此,“两曲一部”的编制说似乎得到了验证。至于简文中提到的“城中右部”和“城中中部”等表述,实际指的是边塞烽隧体系中的“候官”和“部隧”结构,这部分内容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部与校的关系及校一级的兵员人数。在李零的分析中,部和校被看作是上下级的关系。根据其引用的《后汉书-百官志》中的“营五部,部校尉一人”,他认为大将军设立的营地就是文献中提到的“校”。依据这一逻辑,若按李零的观点理解,每个部四百人,则一个校应包含约两千人。同时,《通典》中的记载也表明,部与校有上下级之分,但在“二部为校”的背景下,校通常是八百人规模。李零的分析无疑是建立在这一框架上。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部校同级”的观点以及五曲部的解释。该理论的编制框架如下:

在众多相关专著中,也有学者如黄今言在其《秦汉军制史论》中采用了这一编制方案,虽然《史论》并未对各级编制人数做过具体考证。

白建钢在《青海木简与汉代军队》一文中提出了这一观点,他针对李零的“前后曲”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白建钢认为,“当”是汉代军队阵列的专用术语。一个军阵通常由前后左右中五个“当”组成,这就是所谓的五曲阵列。如果依照李零的编制方法,必须额外组织两部与一曲,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军阵。因此,五个曲的组成结构是合理的,这也意味着,每个“曲”上级的部必须整合成一个更大的单位。此外,虽然《上孙家寨简》中没有提到左右曲的编制,但白建钢引用《罗布淖尔考古记》中的汉简,指出“左部左曲候”“部右曲候”“右部后曲候”等记载,证明左右曲的存在,并且《汉书-匈奴传》中的“右曲候任商等”也提供了有力支持,说明这些阵列实际上是存在的。

至于部与校的关系,白建钢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他认为,部与校其实是同一单位的不同称呼。依据《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诸部校尉以下”、 《汉书-南粤传》的“故其校司马苏弘”,以及《汉书-赵充国传》中的“召诸校司马”等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校与部是同等的,主要区分在于其领导官员的职称。若没有校尉,司马则为主官;如果设立了校尉,校尉则为主官,部和校的兵员数并无差异。这样的结构,在许多西汉的文献中都有反映,见下表:

另外,从东汉的军队情况反推,李贤注引《汉官》记载,东汉时期的校尉通常领兵约七百人,而在孙闻博的分析中,东汉北军的校尉所统兵数较西汉少,但依然可以推测出西汉北军的校尉和司马部队编制大约在千人上下,约为固定人数。

综上所述,尽管这两种观点存在差异,但它们各自都有支持的证据。值得注意的是,李零的观点主要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情况,而白建钢的观点则更贴合西汉中期及其后的兵制。两者并无绝对对错,只是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军队编制既有常规编制,也有灵活调整的可能,因此即使同为“部”,在不同的背景下其人员规模也有差异。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军队的编制并非一成不变,特别是部曲制这一概念,因时代和地区不同而有所调整。比如,东汉时期的卫尉体系下,有些部队的人数可能少至百余人,甚至未达到两曲标准;而东汉北军的校尉部,则基本接近西汉时期的常规编制。因此,讨论古代军制时,应根据具体历史背景和实际情况来理解,不能一概而论。

参考资料:

李零:《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汉简性质小议》,《考古》1983年第六期

白建钢:《青海木简与汉代军队》,《文博》1986年第一期

黄今言:《秦汉军制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孙闻博:《秦汉军制演变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黎子堂,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三国杀:有时候拉胯反而胜率够高...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的对局中,排位由于不能刷牌,所以往往对局的实战发挥,很多强...
原创 刘... 好的,这篇文章的重写是相当有挑战性的,但我会尽量保持原有的语义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来丰富它。这里是改写...
原创 辽...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曾和大家讨论了我国东北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划变化,包括沈阳市、长春市、大连市等...
原创 战... 有人曾经说过:“欧洲是没有统一的中国,而中国是统一了的欧洲。”这一说法揭示了两者之间在历史背景和发展...
原创 公... 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南乌拉尔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斯基泰民族的到来,对这一地区的文化...
原创 不... 当我们谈及中国对世界的原创发明与贡献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四大发明”。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其他可以...
倪瓒和元代墨竹——从佛利尔美术...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 清 徐璋绘《倪瓒...
原创 朱... 明朝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中的一大转折点,给无数人带来了深深的惋惜与遗憾。毕竟,清朝末期的历史,几乎就是...
原创 国... 1902年,山东菏泽的田野上,春寒尚未退尽,一个农民家庭迎来了新生命。这个孩子名叫管松涛,自幼家境贫...
原创 两...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具备非凡才能的臣子与皇帝之间,总会有一个类似“魔咒”的存在,那就是:“飞鸟尽,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