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艾与姜维,谁更强大?
对于邓艾与姜维谁更强大,真的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如果单纯从结果来看,显然邓艾更为杰出。唐肃宗时期曾进行过一次评选,评选出“古今六十名将”,而邓艾赫然在列,然而姜维却未能入选。这项评选成为后世对他们的评价,也算是一个盖棺论定的标志。
不过姜维不必太失落,吕布、马超、黄忠、赵云、张郃、徐晃等三国名将们的名字也未能上榜,这说明评选本身是有些局限性的。其次,我们从战绩来看,邓艾无疑是灭亡蜀汉的第一人,尽管姜维再英雄,最终也未能挽救蜀汉的命运。而观察两位将领之间的交手记录,可以发现邓艾几乎像是一位全面碾压姜维的强者。我们来详细看看正史中的记载。
在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双方交战,结果是平局——姜维担任节度使,出征西平,却未能成功,最后被迫撤退。到了延熙十九年春(公元256年),姜维在段谷被邓艾击败,战后士兵死伤惨重,姜维甚至请降自贬,成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这一战是两人最显著的交锋,结果姜维以惨重的代价告负。
到了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姜维再次带领大军出征,试图攻克沈岭,但在数次挑战后,邓艾却不予回应,双方在这一战中没有明显胜负,可以视作平局。再到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此次出汉、侯和之地,结果又被邓艾打败,甚至被迫退守沓中——蜀汉的命运已然到了悬崖边缘。
最后,在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邓艾完成了对姜维的全面胜利,刘禅在阴平被迫投降,整个蜀汉的覆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综观两人交锋的五次战斗中,邓艾在战绩上高达三胜两平,形成了一套强大的压制阵容!正因如此,邓艾在灭亡蜀汉后,态度自信地说:“姜维算得上是个短暂的英雄,但是与我邓艾一比,他只能屈居于下。”这句话可理解为:尽管姜维确实有着过人的才能,他却无法与我这个真正的主宰相提并论。
然而,邓艾的这一评价是否得到了广泛认可呢?让人惊讶的是,他的话语传开后,竟引来了一众“有识者”的嘲笑。这些见识稍高的人们,用可怜又满带鄙视的目光看待邓艾的话,实际上这等于是在对其进行嘲讽。
从数据和结果的对比看,邓艾的确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姜维,按理应受到尊重和肯定,但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呢?
二、为何“有识者”耻笑邓艾?
邓艾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司马懿和司马师的提拔。他虽然出身贫寒,却紧紧抱住了这颗“大腿”,因此在曹魏时期,几乎没有阻力地施展才华。在竞争姜维的过程中,他可以全身心投入,没有人会对他进行掣肘或陷害。
反观姜维,他早年经历了父亲的早逝,作为降将进入蜀汉并得到了诸葛亮的支持,成为了终身的主战派。然而,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主战派遭到了严厉的压制,甚至出现清洗的局面。征西大将军魏延,是死硬的主战派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连同三族诛杀。
姜维能够安然无恙,主要是因为当时他地位不高且作为降将,影响力大大减弱。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与费祎都是现实派,他们明白诸葛亮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费祎曾表示:连丞相都无法完成北伐大业,我们何必再继续浪费时间呢?因此在费祎的统治下,给姜维的兵力极其有限,最多只有一万兵马。
直到蒋琬与费祎相继去世,姜维才获得了掌控大权的机会,但此时他已年届52,诸葛亮去世已经整整二十年。蜀汉国家早已失去往日的辉煌,而益州的地方势力也开始强力反扑。在这种情况下,刘禅身边的权臣黄皓全心全意想陷害他,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与姜维如水火不容,老资格的将领如张翼、廖化也纷纷持反对意见:安稳日子过不好吗?何必去拼命打仗?
曾经的诸葛亮主薄,镇西大将军胡济有意无意间也为姜维设下障碍——即便不是故意的,显然也是个“猪队友”。当时姜维计划率领军队与镇西大将军胡济在上邽会合,却因胡济失信导致他被邓艾所击败。在姜维惨败之后,他自贬官职,将所有过失都揽到自己身上,而胡济却在不久后升为“右骠骑将军”,从中不难看出,似乎有暗中坑害姜维的嫌疑。
这就是姜维在蜀汉时的艰难处境,尽管如此他仍然能与邓艾顽强对抗。而在邓艾根据结果进行自我推导时,可能觉得自己是比姜维更为卓越的存在。但司马昭却并非如此浅薄,他一提到姜维就头疼不已,“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同时,蜀汉国力与曹魏相比,差距显而易见,这也是为什么“有识者”们会对邓艾的自夸感到不屑。
在手握王炸的情况下,姜维手中的却是一副糟糕的牌,结果他依然能够与邓艾斗个不可开交,最终邓艾虽胜,但那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三、司马昭的觉察
当然,还必须考虑到邓艾最终的结局。尽管他灭了蜀汉,但却在后来被钟会所杀。对于邓艾的冤屈,初时司马昭心中也充满忧虑。
据《晋书》记载,邓艾被弑时,文帝对邓艾的长久任职于陇右颇为担心,认为他在当地人心中的威望一旦被灭,恐怕会引发边境地区的骚动,因此下令唐彬秘密查看情况。
唐彬回来后兴奋地告诉司马昭:你绝对想不到我发现了什么!原来实际情况远比传言更糟糕。邓艾性格傲慢且执拗,从不懂得礼节,他无法容忍任何反对意见,常常对敢于挑战他的人加以惩罚。为了应对姜维,他甚至让百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至于当地民众对他的痛恨之情无以言表。如今,听闻邓艾死于西川,众人则欣喜若狂。因此,老大你大可放心。
从这一记录中,可以看出邓艾的反响几乎是人人厌恶,甚至比姜维在蜀汉遭受的仇恨还要多。因此当邓艾自夸强于姜维时,难免会遭到嘲讽。从司马昭的视角来看,若无我镇守,邓艾早就不知道死过多少次,结果他却将击败姜维、灭掉蜀汉的功劳,视为己有,这莫不是自我推销的滑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