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奠基人,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还建立了全球首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得社会主义从一纸理论变为充满活力的实践。这一历史性成就,无疑将在历史长河中永载史册。
然而,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最终都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1924年1月,列宁因病去世,享年54岁。列宁的去世,给整个苏联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如何处理列宁的遗体,成为苏联上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终决定采取防腐手段保存他的遗体。这一决定最初是出于顺应民意的考虑,但随着苏联解体及俄罗斯经济的衰退,越来越多人对列宁遗体保存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每年花费巨资来维护列宁遗体,似乎不太划算,反而不如让他安葬入土。
尽管如此,文件显示,在苏联解体后,政府并未为列宁遗体的保养拨款。那么,这些维护的费用从何而来?列宁的遗体,又将如何处理呢?
列宁出生于1870年。自1892年起,他便开始组织马克思主义的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俄文。1912年,他将布尔什维克党建设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并在1917年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俄,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遗憾的是,列宁在54岁时因病去世。外界普遍认为,1918年列宁受到的枪伤是导致他晚年健康恶化的根源。
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莫斯科进行演讲时,遭到女社会革命党人卡普兰的袭击,胸部中了两颗子弹。尽管子弹未致命,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局限,子弹一直未能取出,埋下了健康问题的根源。从1921年起,列宁就常常抱怨头部、右肩和右手的剧痛。多位医生会诊后认为,这一切与子弹伤势直接相关。
1922年,专家决定为列宁动手术取出子弹。虽然手术初步成功,但列宁的病情却在年底急剧恶化。他不仅出现了语言障碍,右侧肢体也发生了瘫痪。即便是国际专家,也无法解决他的病痛。1924年1月21日,列宁终于停止了呼吸,医生确认他死于脑血管动脉硬化并伴有脑出血,最终导致呼吸和心脏衰竭。
遗体解剖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列宁的血管壁已经钙化,像石头一样坚硬,脑部遭到严重损伤,左半脑出现了显著的凹陷。常人处于这种状态,几乎无法进行任何脑力活动。但令人惊讶的是,列宁依然可以坚持读书、看报,甚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旧在思考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
列宁的去世消息在次日通过苏共中央宣布,立即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悼念。成千上万的人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参与了悼念活动,数以万计的电报和信件涌入克里姆林宫,要求政府长久保存列宁的遗体,以纪念这位伟大人物。对于如何安排行程的讨论,苏共中央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斯大林等人认为火葬会亵渎领袖,应通过防腐手段保存列宁遗体,直到人民完全接受他不再在世的事实;而托洛茨基等人坚决反对,主张按照传统葬礼安葬列宁。最终,为了回应民众的呼声,苏共中央决定,如果科学上能长期保存列宁遗体,他们会将其安放在一个专门的墓室中,以供苏联人民瞻仰。
决定做出后,苏共中央成立了“列宁遗体保存专家小组”,要求在三个月内完成这一任务。俄罗斯寒冷的气候为他们争取了时间,但这项任务仍极具挑战。早期的防腐方案涉及醋酸甲和甘油溶液,但列宁的遗体在此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色和扭曲。随即,有专家提议采取冷冻保存,但大多数人认为冷冻-解冻循环会加剧腐坏,必须立即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经过一番试验,最终只有一位犹太生物化学家巴尔斯基愿意承担这项极其艰巨的工作。巴尔斯基多次试验,但未能找到理想的防腐方法。就在他焦虑万分时,曾为沙皇博物馆研究出防腐药剂的沃罗比约夫教授伸出援手。两人合力研发了一种特殊的防腐剂,这种药剂最初是为丝织品设计的,因此需要进行改良才能应用到人体遗体上。
防腐过程极为复杂。首先,他们用过氧化氢、甘油、醋酸混合液去除遗体上的褐色痕迹。接着,他们用奎宁、麝香草酚等消毒物质彻底消毒列宁遗体,防止组织腐烂。之后,他们开始使用福尔马林,逐步提高其浓度,使其渗透到遗体各个部分。经过多日连续工作,两位专家最终完成了列宁的防腐处理。
1924年5月底,防腐处理顺利完成,专家们对遗体进行了详细检查,确认保存得当。此后,苏共中央召开党代会,邀请党代表们瞻仰列宁的遗体。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列宁的遗体保存得近乎完美,皮肤如同活人般有光泽,仿佛他仍在沉睡中。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看到丈夫的遗容时,称他仿佛安睡了一般,这与他临终前的模样无异。
这一评价意味着列宁遗体保存的实验成功,为苏联民众提供了永久瞻仰伟大领袖的机会。为了确保列宁遗体不受损坏,列宁墓的安全设施严密到近乎核设施的级别。水晶棺常年维持在16度的恒温状态,严格按专家要求设定各种参数,以避免遗体出现变色或腐烂。每周一和周五,专家和医护人员都会对遗体进行检查和日常护理。
列宁的遗体每隔18个月还需接受专门的护理,包括浸泡药液和更换衣物,确保他以最接近“活人”的状态保持下去。每当出现遗体损坏的迹象,必须经过卫生部批准才能进行处理。这一切都旨在让苏联人民能够纪念列宁,怀念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然而,苏联解体后,关于列宁遗体的态度发生了剧变。越来越多的传闻开始流传,甚至有人声称列宁遗体已经被更换了皮肤、手指和头发,或是已经腐烂只剩下头部。与此同时,保存遗体的费用也遭遇了广泛的质疑。在苏联时期,政府每年拨款数百万进行遗体的保养,民众对此并无异议,但在俄罗斯时代,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部分人认为这笔费用不再必要,甚至提议将列宁的遗体“入土为安”。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曾提出过将列宁遗体安葬在圣彼得堡沃尔科夫公墓的提议,以实现列宁与母亲合葬的愿望。但这一提议遭到强烈反对,认为列宁遗体的保存是生物医学上的奇迹,轻易下葬会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俄罗斯共产党则坚决表示,不应将列宁遗体移出列宁墓,认为这是对历史的挑衅。
为了平息争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01年宣布,暂时不会迁葬列宁的遗体,决定留其在红场列宁墓中。同时,俄罗斯官方表示,苏联解体后,政府已经停止为列宁遗体的保护拨款,现今的维护费用完全来自社会捐赠,并且这一行为被视为科学实验的一部分。
今天,列宁遗体的保存问题依然是俄罗斯社会讨论的焦点。普京强调,这一问题应交给时间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