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上有很多争议,讨论元朝和清朝是否属于中国的历史王朝,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不是中国人,清朝的入关是内战还是外族入侵等等问题。其实,是否继续讨论这些问题,是不必要的。中国唯一能做出的选择,就是承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的王朝,承认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中国的历史人物,认定清朝的入关是一次内战,而不是外族入侵。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必须继承历代王朝的遗产——包括元朝和清朝留下的土地、人口、文化遗产、法律体系等方方面面。没有其他选择。当前中国的广阔领土,大部分是由元朝和清朝扩展和征服的。元朝首次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并在西藏驻军。而汉人王朝从未长时间有效统治过长城以北的广阔草原地区,正是元朝和清朝对这些北方草原地区进行了有效统治,使其融入了中国的版图。此外,中国56个民族中,蒙古族和满族也都是在元朝和清朝时代与汉民族密切联系的群体。
如果今天中国人否认元朝和清朝的历史地位,把它们视为外来势力在中国建立的殖民帝国,认为它们是为了压迫汉人和汉地而存在,并且将这一立场向世界宣告,那么必然会遭遇严重的后果。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很可能会趁机要求中国放弃元朝和清朝时期所占领的领土,甚至包括汉地之外的大部分疆域。这种情况下,显然中国人无法接受丧失一寸领土。因此,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承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的王朝,并视其为中华历史的一部分。
这点,爱国的中国人早已看得十分清楚。至于那些在网上叫嚣“元清非中国”的人,往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元清历史了解不足的普通人,他们或是缺乏历史知识,或是受到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另一类则是受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宣扬元清非中国的观点,并非出于对中国历史的尊重,而是为了配合西方对中国的战略遏制。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官方始终承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的历史王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但他并没有否认元朝的合法性。元朝在中国统治了一个多世纪,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天命”,并将这个天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而后来的民国和新中国,也从未否认过元朝和清朝的中国历史地位。
再者,蒙古人、满人和汉人本质上是血脉相连的兄弟民族,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无法割舍谁。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从未断绝,甚至在古代的商贸往来、通婚、战争等方面,都展现出密切的互动。夏商周的建立者,很多都与“夷狄”部落有着血缘上的关系,甚至与这些部落通婚成了惯例。西周的姬姓王族本身就是来自西戎,周朝在建立时便以与夷狄部落联姻为策略。周幽王的继承权问题曾引发与申侯的冲突,最终申侯联合西戎将他推翻,而周平王继位时则获得了来自申侯家族的支持。
总的来说,在夏商周时期,华夏和夷狄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种族隔离,很多时候,彼此的关系像是亲戚一样,并没有很强的界限。随着春秋战国的变革,夷狄国家逐渐被吞并,华夏文化逐渐占据上风,孔子等人开始提出了“华夷之辨”,但是当时的夷夏之分并不如今天那样严格,夷与夏之间存在一定的流动性。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修建长城,夷夏之别才真正从国家层面上形成了更为鲜明的界限。尽管如此,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亲密的,许多文化和血脉的交流继续存在。汉人、蒙古人、满人等族群之间,实际上一直有着深厚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得到了历代王朝的官方承认。
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干预,比如沙俄和苏联的压力,外蒙古也许根本就不会脱离中国。而关于元朝是否属于中国的问题,根本无需讨论,因为这本就是历史的事实。总之,无论从现实利益还是从历史的继承来看,元朝和清朝都属于中国。而那些宣扬“元清非中国”观点的说法,实则源自于日本侵华时期的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