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意思不变,字数相近,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拿梁山的智多星吴用和三国时期的季汉丞相诸葛亮相比,无疑是一种对诸葛亮极大的侮辱。吴用不过是个土匪集团里的“白纸扇”,擅长杀人放火、挖坑设套、暗算捉拿俘虏,讲的都是些投机取巧的小计谋,根本没有什么宏大的智慧和战略格局。反观诸葛亮,他是被后世公认为集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与文学家于一身的千古名臣,正所谓“出师表”千古传诵,千年来谁能与他比肩?
吴用连给诸葛亮提鞋的资格都没有,甚至连“伤天和不伤文和”的贾诩、“以人为粮”的程昱,都比他强得多。贾诩的自保之术与程昱的勇猛强悍,远非吴用能够匹敌。
如果让吴用穿越回汉末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无论是袁绍、袁术,还是吕布、公孙瓒,都不会看上这个书生模样的“计谋家”。甚至许攸见了他,也不会担心他会抢自己的饭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果吴用投奔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后他会给刘备献上哪些诡计,又会被刘备如何处置——笔者认为,吴用至少会献上三条毒计,而刘备也会对他动刀三次。即使刘备不亲手杀他,关羽、张飞和赵云也绝不会放过他。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建议刘备以荆州为基地,然后向益州发展,待时机成熟时两路进军中原。但他并没有提到如何攻取刘表,可能是想等刘表像陶谦一样,临终时主动“让出荆州”。
刘表既是诸葛亮的姨丈,如果诸葛亮给出过于狠辣的计策,恐怕刘备会因此轻视他,后人也会对此嗤之以鼻。然而吴用则截然不同,他为达目的从不讲究什么手段。早在上梁山“投奔”白衣秀士王伦时,他心中就已打定主意要鸠占鹊巢,故意挑拨林冲与王伦之间的矛盾,成功挑起火并。
吴用做坏事从不掩饰,他在点燃林冲怒火后,明确对晁盖说:“兄长且放心,这一次我们必定能分出山寨主的位子。今日林教头肯定要火并王伦,若他有些犹豫,小生用三寸不烂之舌,定让他难以迟疑。你身边暗器俱备,只等我一个眼神,兄长便能出手协助。”
如果吴用被刘备收留,看到年迈体弱的刘表和他那病恹恹的两个儿子刘琦与刘琮,他肯定会鼓动刘备说:“主公可以在新野设宴,邀请刘表前来,待我一声摔杯为号,云长、翼德、子龙齐上,斩杀刘表,嫁祸蔡瑁、张允、蒯越三人。如此,主公便能高坐襄阳城,稳握荆州。”
刘备虽然渴望荆州,却以仁义著称,绝不会采用如此卑鄙的计策。他必然断然拒绝道:“这等小人计策,岂能使孤失信于天下?子龙,速将此奸贼拿下,送交景升处置!”
有人说,曹操曾绑架徐庶的母亲,若吴用在场,必然会建议派杀手暗杀徐母并嫁祸曹操,这样徐庶定会死心塌地留在刘备阵营。但翻看《水浒传》中吴用的形象,我们就会发现,他绝不会真心愿意留住像徐庶这样被关羽、张飞和赵云都服气的贤才。若徐庶不走,吴用便没有“独用”的空间。因此,他刺杀徐母的可能性极低,但给徐庶下蒙汗药使其失去理智,倒是有可能。
如果吴用真献计杀害徐母嫁祸曹操,刘备必会震怒:“徐庶为孤立下大功,徐母更是孤亲母,岂能容你做出杀母之事!”
话音未落,关羽、张飞、赵云三人怒火中烧,张飞怒吼要在吴用身上戳出千万个“透明窟窿”,关羽则睁开丹凤眼冷笑:“可惜我青龙偃月刀,不然定斩你这无耻小人!”
徐庶曾言诸葛亮才胜自己十倍,十个吴用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徐庶。如果吴用妄图算计徐庶,无异于在刘禅面前辱骂诸葛亮,结局必然惨烈,恐怕不会比李邈好多少。
不论是吴用献计杀刘表,还是陷害徐庶,最终都难逃一死。倘若赤壁之战前,徐庶奉曹操命劝降刘备时,吴用就在身旁,李涯不用从脑袋后拿出脑子,也能想到吴用会如何献计。
《水浒传》中辽国曾派欧阳侍郎策反宋江,宋江犹豫之际曾向吴用求计,吴用的建议极其无耻:“我等三次招安,兄长为尊,终不过先锋虚职。依我拙见,归顺大辽,岂不比梁山水寨强?”
换个时空,吴用也会这样劝刘备:“主公半生漂泊,曹公待你不薄,封你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而刘表对你疑忌防范。如果此时和曹操重修旧好,岂不比联吴抗曹更有利?”
事实上,三国枭雄中,曹操对刘备确实最好。若非曹操相助,刘备的妻妾早已生下“小刘备”了。曹操派徐庶劝降刘备,也算是示好,只要投降,过去的官爵都可保留。曹操对张绣杀害曹昂、曹安民及典韦的事,秋后也未算账。
吴用的行事风格颇似贾诩,但刘备可不是张绣,不可能久居人下。曹操也不会把刘备当成张绣般轻易驾驭。
吴用极有可能劝刘备投降曹操,前有贾诩劝张绣的“成功经验”:张绣降曹后,官爵还被提升,贾诩则官至太尉、寿乡侯。吴用对晁盖尚且不忠不义,若是为了官爵换掉刘备,更不会犹豫。
但刘备既不是晁盖,也不是宋江,他“弘雅有信义”,又“具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且识人善任,远胜诸葛亮,对曹操的套路了然于心。他定会斩钉截铁地说:“你这吴学究可降曹,但孤决不能,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你首鼠两端,定要杀之不可留!”
在刘备眼中,吴用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根本不值得信赖。刘备不仅不会听他的降曹之策,还会以杀他来彰显抵抗到底的决心。
刘备乃一代枭雄,绝不吃回头草,更何况人中龙凤。退一步讲,即便刘备同意,关羽也绝不会允许:“我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归来,你竟想让我再回曹操阵营?衣带诏之事,曹操难道真忘了?”
吴用三次献计刘备,刘备会杀他三次。那么若吴用不投刘备而选择曹操,又会怎样?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聪明的杨修。
杨修才华远胜吴用十八条街,但也因为过于聪明被曹操所杀,说明他缺乏真正的大智慧,与贾诩相比仍差得远。
曹操向来忌惮名士,边让背后骂街,桓邵下跪认错,都未能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