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曹操重用的幕后谋士
程昱,作为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是曹操早期支持者中的核心人物之一。程昱在曹操建立和稳固曹魏政权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程昱的出谋划策,曹操的基业恐怕会经历更多的曲折与艰难。程昱凭借个人的智慧和深厚的政治眼光,赢得了曹操的高度重视。那么,程昱究竟做了些什么,使得曹操对他如此倚重呢?这一切都源自于程昱的初期立功之作,但这项成就却是建立在东汉底层百姓的血与泪之上的。
一、程昱究竟是怎样的人?
1. 为何程昱到40多岁才出仕?
程昱出生于公元141年,直到40岁左右才开始展露才华。与同辈的诸葛亮、荀彧、司马懿等人不同,这些人都在青年时期便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诸葛亮27岁,荀彧27岁,司马懿则在29岁时便开始有了显赫的表现,而程昱直到43岁才有机会大显身手。
程昱迟迟未能出仕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程昱的出身较低,东汉末年士族出身极为重要。如果门第不高,就很难获得地方官员的推荐,进而难以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官员。程昱的家世平凡,因此长时间未能获得机会。
其次,程昱也没有得到展示才华的机会。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地方政府,都未曾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和舞台。由于地域和政治格局的限制,程昱只能过着普通的生活,直到年过四十,才迎来了改变的时刻。
第三,程昱不愿出仕。在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曾邀请程昱担任官职,但程昱婉拒了这份邀请。后来曹操征召他,他才愿意出仕,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不看好刘岱,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对当时的地方官员普遍不感兴趣。因此,程昱的才华未能早早展示,很大程度上是他对当时社会格局的不满和对有识之士的挑剔。
2. 程昱如何保住东阿县?
程昱不愿意出仕的态度使得他过得相对平凡,直到黄巾起义的爆发,才改变了这一切。当时,东阿县的县丞王度竟与黄巾军勾结,投降起义。县令因恐惧而逃亡,东阿县的局势岌岌可危,百姓和官员纷纷逃向附近的渠丘山。
然而,程昱并未随波逐流。他沉着冷静,派人探查王度的行踪,发现这些起义者不仅没有强大的兵力,也没有足够的武器,只不过是为了抢夺财物。程昱意识到,如果这群人占领东阿县,将无法长时间守城。因此,他决定采取果断的行动,恢复东阿县的秩序。
程昱与东阿县的大族薛房商讨后,决定先行一步。他让薛房等人前往渠丘山,利用旗帜和喊声引诱其他人下山,最终,东阿县的百姓和官员重回县城,成功稳住了局势。王度和黄巾军见状准备撤退,程昱带领人马开门追击,最终击败了敌军,保卫了东阿县的安全。
在这场危机中,程昱的谋略和果断的行动拯救了东阿县,也让他在当地百姓心中建立了威信。
3. 程昱如何看待底层百姓?
尽管程昱在东阿县的保卫战中表现出色,但他对底层百姓的看法却颇具争议。在他眼中,百姓们大多愚昧无知,不值得与他们商议重大决策。事实上,程昱在保卫东阿县时,曾力图说服一些官员和百姓共同守城,但他们却因眼前的安全而拒绝了他的建议。程昱对此深感不满,甚至不屑与这些“愚昧之人”讨论大事。这一态度,注定了他与底层百姓的关系并不和谐。
正是这种看法,注定了程昱后来的行为——他不以百姓的命运为重,而是将他们视作战场上的“消耗品”,这也是他后期一系列行径的根源之一。
二、程昱为何受到曹操的重用?
程昱的聪明才智使他得以迅速获得曹操的青睐。尤其是在兖州之变中,他与荀彧等人合力保住了曹操的三座城池——鄄城、东阿县和范县,为曹操最终击败吕布、重新掌控兖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操对此深感感激,曾感慨地说:“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这一番话透露了曹操对程昱深厚的信任和依赖。
程昱的重用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智谋,还因为他在关键时刻为曹操解决了重大难题。特别是在曹操面临粮食危机时,程昱以极其果断的方式确保了军粮供应,这为曹操的战略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持。
1. 逼迫靳允做出选择
在兖州之变中,程昱展现了惊人的政治手腕。当时,范县令靳允的家人被吕布扣押,若不投降吕布,便可能失去亲人。程昱巧妙地劝说靳允放弃亲情,投向曹操一方,并且坚信曹操有能力平定天下,吕布不过是匹夫之勇。靳允最终选择了程昱的建议,坚守范县,保护了曹操的势力。
程昱的决断让靳允失去了家人,虽然这一选择有些冷酷,但却为曹操赢得了关键的战略位置。
2. 保卫东阿县
程昱在成功保住范县后,迅速赶往东阿县。途中,他得知陈宫准备渡河进攻东阿县,于是立即采取措施,派骑兵占领仓亭津,截断了陈宫的进攻路线。最终,东阿县得以保全,程昱的智谋再次挽救了曹操的局势。
3. 渡过粮食危机
在兖州的战斗中,程昱不仅帮助曹操度过了战略上的难关,还通过极其巧妙的手段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他将东阿县百姓制作的肉脯掺入军粮中,为曹操提供了足够的粮食支持。这一做法虽然有效,但也体现了程昱对百姓的极端冷漠——他视百姓为战场上的牺牲品,甚至不惜利用自家人来达到目的。
程昱以这种极具实用主义的方式为曹操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最终在曹操的朝廷中稳稳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程昱为何不能担任三公?
尽管程昱功绩显赫,但他却始终未能获得三公的职务。程昱在担任卫尉、安乡侯等职务时,朝廷曾几次推举他为三公,但每次都未能成功。程昱的德行,尤其是他为曹操提供粮食时对百姓的冷酷做法,成为了他不能升任三公的障碍。虽然程昱的功勋无可置疑,但由于他对底层百姓的冷血态度,他的德行受到了严重质疑。
四、总结
程昱能够受到曹操重用,除了他的智慧和战略眼光外,还因为他在关键时刻的果断行动。然而,他对待底层百姓的冷酷态度却饱受诟病,最终也未能因为德行问题担任三公。程昱的故事,反映了“功不配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