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时当个五品文官有多难?以山东为例,全省加起来也不过38人
创始人
2025-09-17 05:32:33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后续能够继续接收类似内容的推送,同时也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动力来源!

文 | 小竹

编辑 | t

在古代,官员的仕途发展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从科举考试开始,到年老时的致仕,整个过程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是终其一生辛勤耕耘,许多官员也未必能晋升至五品以上的职位。

以清代为例,五品以上的文官有特定的标志——朝珠,这是一种佩戴在官员身上的饰物,象征着其在朝中的尊贵地位。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可佩戴朝珠,而能晋升到五品已经是一项非凡的成就,三品及以上则意味着成为了朝中的重要人物。

特别是像山东这样的“大省”,尽管人口庞大,但五品以上的文官总数也仅有38人。那么,为什么在清朝,能够成为五品以上的文官如此之难呢?

晋升官职的三大途径

清代的人们想要步入官场,通常有三种途径:科举、捐纳、和荫生。而科举无疑是最为严苛的一条道路,考中举人或者进士后,想要进入高级官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以清朝为例,即使是状元,通常最多只能封为六品官,而要进一步升迁,必须经历每三年一次的严格考核。清朝的官员体系分为九品十八阶,只有经过朝廷的考核,才能逐步晋升。

对于一般的进士而言,从正七品的初级官员开始,想要晋升至正五品,至少需要十二年才能完成这一目标。过程中,每次考核都必须通过,任何出现贪污腐败、失职不作为或做事浮躁等行为,都会受到朝廷的严惩,甚至被降职,晋升的机会也随之断送。

民族隔阂,晋升困难

此外,清朝的民族问题同样严重,尤其是在对待汉族官员时,存在着显著的歧视性政策。内侍职务通常不对汉人开放,这使得汉族出生的官员很难得到高品阶的职务。民族隔阂以及阶层限制,使得许多有才之人难以突破种种桎梏,走向仕途的巅峰。

试用期与考核压力

除了晋升难度大外,清朝的官员还面临漫长的试用期。无论是大学士,还是地方的知县,几乎所有官员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这一过程通常最低为一年,最高甚至可达到十年。

而且,官员初入仕途时年龄普遍较大。根据历史记载,清朝最年轻的秀才只有10岁。也就是说,考取举人或进士的普通人,通常至少需要19岁或更晚才能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事实上,许多人直到近三十岁才中举或中第,这意味着大多数官员进入官场时,都已经步入了成年阶段,开始了漫长的官场生涯。

若按照30岁左右的年纪进入官场,再经历几年的试用期,接下来再经过十多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朝廷考核,普通人要想从七品升至五品,至少需要二十到三十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五品官已经是许多普通官员仕途的巅峰。

竞争激烈,晋升之路艰难

清朝的官员体系内,最基层的七品芝麻官,想要晋升至五品,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五品已经成为许多官员的终极目标,许多人为之奋斗终生。即便在一些顺利的情况下,也有许多官员由于“捐纳”或继承官职等手段被排挤,未能顺利升迁。

清朝文官总数大约在一万人左右,其中京城的文官约有两千多名。在这些文官中,五品以上的官员也仅有300多人,占京城文官的比例不到七分之一。即便是在京城这座遍布大员的城市,五品以上的官员依然是凤毛麟角。

地方文官的稀缺

在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员更是稀缺。全国各省的文官人数虽然众多,但在各省内,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却寥寥无几。比如山东省的五品官员总数也不过38人,占全省文官总数的不到十分之一。

即便是像山东这样人口众多的省份,想要成为五品以上的官员,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山东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高官,都只是少数几人。比如正二品的总督,二品的巡抚、布政使等,而五品的知州、盐运副使等职位,依然是一个有限的资源。

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这样有限的名额中,想要晋升的人数非常庞大,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即便有些省级大员通过某些方式进入,但仍然需要接受朝廷的考核和筛选。每三年一次的考核标准严苛,必须没有任何贪污腐败的行为,不得有消极怠工的表现,且需要足够的工龄和经验。而且,在清朝,很多职位是由中央指派,地方上的竞争也常常受到中央指令的干预。

这些层层的筛选和标准,使得想要从七品升至五品的官员,几乎如同在“大浪淘沙”中挣扎,难度可想而知。

总结

从这些历史背景来看,清朝时期,五品官员的稀缺性与晋升难度可谓极高。对于普通的士人而言,能够最终升至五品,几乎是仕途的终极目标。即使是像山东这样的“大省”,五品以上的文官也仅有38人。这不仅是因为职位的有限,更是因为竞争的激烈以及官员选拔制度的复杂性,使得这个位置成为了无数官员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在49岁那年突然去世,关于他去世的原因,史书中有提到是因为服用了“元...
李公明︱一周书记:普通美国人谈... 《美国人谈工作:他们整天做什么以及他们的感受》,[美]斯塔兹·特克尔著,刘禹汐译,商务印书馆,202...
原创 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物解读第一百五十二期:顾廷烨,宁远侯府的二公子,以其浪荡子弟的名声在外。然...
原创 辛... 当然!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章的改写,保留了原有的主要信息,并加入了细节描述,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同时总...
原创 濮... 这段文章主要是在讨论郭嘉的历史地位及其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描写,尤其是对比其他谋士如荀彧、...
原创 顺... 顺治帝的名字常常让人联想到两件事:独宠董鄂妃,和年仅24岁便去世(或是出家为僧)。尽管顺治帝短暂的一...
原创 夏... 在华夏文明的黎明时期,有一位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物——寒浞。他16岁官拜相国,20岁篡位称王,统治华夏长...
在姜尚、孙武、吴起、韩信、卫青... 武圣的称呼众所周知是给予了关羽的,但是不少人都很清楚这其实是有点水分的,因为后世因为关羽忠义美名才多...
原创 八... 1938年,抗日战争的火焰正在冀东大地熊熊燃烧。此时,日军四面八方对抗日联军施加压力,联军副司令洪麟...
原创 唯... 在我们党领导干部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资历极为深厚的老同志,他在革命历史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然而,在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