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物解读第一百五十二期:顾廷烨,宁远侯府的二公子,以其浪荡子弟的名声在外。然而,鲜有人知,他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对于权力与财富,顾廷烨一向讲求正道,行事公正。
01
在原著中,明兰与顾廷烨的婚礼后,宁远侯府的匾额被摘下。为了保护顾家与保存宁远侯府的荣誉,顾廷煜忍着病痛,在祠堂对顾廷烨说:“皇上不会直接剥夺我的爵位交给你,尽管有罪名,但若做了此举,恐怕会让外界觉得是在欺凌兄长与寡嫂。我不会立嗣子的,至于我还有多少时日,你可以向张太医问问。等我一走,你自然可以继承爵位。”
顾廷烨听后,却只是冷冷地沉默不语,未曾回应。
这种冷漠让人难以捉摸,顾廷烨难道不愿意继承爵位吗?
02
顾廷烨曾两次拒绝继承爵位,但他内心其实渴望得到这个爵位。明兰与顾廷烨婚后回门时,盛老太太曾问明兰:“最近姑爷有没有什么不开心的?”
明兰思索片刻,答道:“祖母,我觉得他似乎是想承袭宁远侯的爵位。”
此时,顾廷煜依旧坐在宁远侯的位置上,顾廷烨若想继承,的确困难重重。然而,顾廷烨曾有过两次继承爵位的机会,却都选择了拒绝。
第一次机会,顾廷烨并非真心想继承爵位,他只是想借机见明兰。提起这次机会,必须要提到襄阳侯——一位年过六十,还为了继承人不断纳小妾的老侯爷。襄阳侯原本有一子,却早逝,之后为了传宗接代,他决定过继侄子。
而顾廷烨与襄阳侯有较大关系。襄阳侯曾与宁远侯是亲兄弟,虽因某些原因断了联系,但由于襄阳侯无嗣,顾廷烨便有了第一次继承爵位的机会。然而,这个机会并非顾廷烨一人所渴望,顾家内其他适龄男子也盯着这个爵位。
在襄阳侯寿宴上,平宁郡主笑着说:“这些都是我本家兄弟们,瞧着前头客人还没到,便先来拜寿了。”她这么说,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她的“本家兄弟们”其实都是冲着爵位去的。然而,顾廷烨却并未抱有同样的想法。
襄阳侯不待见顾廷烨,顾廷烨的风流韵事早已传到京城,名声已不堪,难以让襄阳侯信任他。
顾廷烨根本没有真正想继承襄阳侯爵位,他只是想借机与明兰私下聊聊。因此,他才故意来到襄阳侯府,伺机与明兰对话。面对面时,顾廷烨冷笑着对明兰说:“你与余阁老家大小姐很熟吗?余阁老能有这么大的架子,既然早有婚约,怎么不早些询问,非得等人家上门才想起来?”
顾廷烨一向是个直截了当的人,余家如此处理婚事让他心生疑虑,便前来向明兰询问。
03
第二次机会,顾廷烨依旧拒绝承袭襄阳侯爵位。由于顾廷烨在战场上的战功,皇帝曾多次召见襄阳侯,并暗示顾廷烨可以成为襄阳侯的嗣子。
但顾廷烨却始终拒绝,尽管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明兰也曾觉得,顾廷烨继承襄阳侯爵位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首先,顾廷烨深厌宁远侯府的众人,早已准备与他们割席断交。其次,襄阳侯府财力雄厚,而宁远侯府已显得门庭冷落。但即便如此,顾廷烨依然坚决拒绝了皇帝的提议。
04
两次拒绝继承爵位,反而是顾廷烨最为明智的决定!
首先,即便顾廷烨不放弃继承,襄阳侯也看不上他。如果他强行去争取,结果不过是自取其辱。
其次,若做了嗣子,顾廷烨将面临麻烦不断。成为襄阳侯的嗣子,意味着他必须对襄阳侯夫人、同宗亲戚和襄阳侯府的众人负责。稍有不慎,就会被人诟病为“忘恩负义”。
第三,顾廷烨不愿帮助自己的情敌。平宁郡主一直不希望父亲生子,因为如果襄阳侯生庶子,齐衡就无法继承爵位,反而可能要帮助顾廷烨。
原著中,顾廷烨目睹了齐衡向明兰表白的场景,作为一个心机深沉的人,顾廷烨怎么会愿意帮助情敌呢?
第四,顾廷烨继承宁远侯爵位才是最自然的选择。
顾廷烨是宁远侯府的嫡长子,尽管顾廷煜身体孱弱,且无嗣,最终爵位自然会落到顾廷烨身上。而顾廷烨与继母小秦氏的关系本就不好,尽管盛老太太曾对小秦氏有恩,但顾廷烨并不畏惧这些麻烦。
因此,顾廷烨拒绝继承襄阳侯爵位,实为他最为睿智的选择。
05
顾廷烨不仅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更为子孙的前途深思熟虑。
明兰回门时,盛老太太曾叮嘱她:“你姑爷是个桀骜不驯的人,性子很直,生怕被人束缚。这样的男人,你要学会理解他,不要与他硬碰硬。你想做什么,就直说,别藏着掖着,假作‘贤惠’,夫妻之间要坦诚。”
盛老太太其实并不担心明兰心生小心思,她更怕的是明兰将家庭搞得一团乱。
而顾廷烨一向渴望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因此,他选择了明兰,并事先调查了她的底细。
对于顾廷烨来说,明兰正直、可敬、值得信赖,且能为家庭带来稳定和未来。
06
去掉顾廷烨和明兰的主角光环,他们其实是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尽管他们拥有不平凡的经历,但他们的故事和决策依然充满智慧与深思。在现实生活中,像顾廷烨这样在经历过女人伤害后,依然选择忠于妻子并携手共度一生的男人,实属难得。
顾廷烨两次拒绝继承爵位,更显示出他的情商和智商都在线,真正是个深思熟虑的人。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