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早期,夏朝作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由大禹所建立,历经了四百七十多年的时间,拥有十七位皇帝。夏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桀,而他则以暴虐无道的统治而闻名。为了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的压迫中,商地的汤领导族人发动起义,推翻了夏朝,进而建立了商朝。
商朝延续了五百多年,虽然仍然是一个奴隶制王朝,但它在历史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频繁迁都。商朝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或国家能够像商朝一样如此多次更换首都。那么,商朝为何如此频繁迁都?它是为了追求某种理想,还是在试图逃避某种困境?
商朝的开国君主是商汤,他领导的商部族原本就栖息在商地。商地即今日的河南商丘,商丘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商地的祖先契,在大禹治水时曾作为其部下,因在治水中立下赫赫战功而被封于商。商地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契定居不久后,他的后人便开始迁都,历史上有记载的迁都就已经有八次之多。最终,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