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5日,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德米特里·季莫费耶维奇·亚佐夫在莫斯科因病去世,享年96岁。作为一个从卫国战争走出来的老兵,亚佐夫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既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坎坷。他当过苏联国防部长,拿过元帅军衔,见证了苏联的辉煌和解体。临终前,他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俄罗斯应走中国道路。”这句话一出,不少人开始琢磨,这位老元帅到底想表达啥?俄罗斯真能学中国吗?
亚佐夫1924年11月8日生在苏联鄂木斯克州的一个小农村,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他跟很多农村娃一样,没少干活儿,帮家里扛点担子。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卫国战争爆发,17岁的亚佐夫没犹豫,直接参了军。那会儿他还嫩得很,但战场不等人,他在莫斯科步兵学校速成培训后,就被扔到了前线。
最硬核的经历得数保卫列宁格勒战役。这场仗打得惨烈,亚佐夫带着部队冲锋,硬是顶住了德国人的攻势。他不是光喊口号的那种军官,自己带头干,受伤好几次都没退缩。那时候的列宁格勒被围得水泄不通,粮食都不够吃,可亚佐夫愣是咬牙坚持下来了。为这,他拿了好几枚勋章,算是战争年代熬出来的真英雄。
战争结束后,亚佐夫没闲着,进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学军事理论。这地方是苏联培养高级将领的摇篮,他在那儿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一步步升迁,从基层军官干到高级将领,履历干净得像教科书。1987年,他当上了苏联国防部长,1990年还拿到了元帅军衔,成了苏联最后一个元帅。要说这人有多牛,他是唯一一个从列宁格勒保卫战一路走到元帅位置的家伙,光这点就够传奇了。
不过,亚佐夫的仕途也不是一帆风顺。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他掺和了一件大事——“八一九”政变。那会儿苏联眼看要散架,一帮保守派想保住国家,搞了个“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亚佐夫是其中一员。他们想阻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拉回老路子。可惜,政变没搞成,三天就崩了。亚佐夫被抓,关了好几年,1994年才放出来。出来后,他低调得很,不怎么抛头露面,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国家的事儿。
2020年1月,亚佐夫病重,躺在医院里。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就录了段话给普京,其中最扎眼的就是那句:“俄罗斯应走中国道路,这是个人与国家结合最好的路,俄罗斯的改革,最好的模板就是中国。”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他琢磨了大半辈子的心得。
亚佐夫为啥这么说?得从他对中国印象的来源讲起。他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当国防部长那会儿,1991年他就跑去中国访问过。那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苏联国防部长,他去了不少地方,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那时候中国刚起步没多久,但经济已经有了起色,城市建设热火朝天,军队现代化也在搞得有模有样。亚佐夫看在眼里,觉得中国这路子有点意思。
后来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一落千丈,亚佐夫出狱后也没闲着,研究过不少国家的路子。他发现,中国这些年愣是靠着改革开放,从一个穷国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蹭蹭往上涨,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国际地位也水涨船高。更关键的是,中国没像苏联那样散架,国家稳定得很。这让他觉得,俄罗斯要是能学学中国,没准儿也能走出自己的路。
亚佐夫这话有三层意思。第一,他是真心为俄罗斯操心。苏联没了,他看着俄罗斯这些年磕磕绊绊,心里不是滋味,想给国家指条明路。第二,他觉得中俄有点像,都是大国,历史上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中国的经验对俄罗斯有参考价值。第三,他这话也是对普京的一种提醒:光靠资源和军事实力撑着不行,得搞经济,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要聊俄罗斯能不能学中国,先得搞清楚“中国道路”是啥。简单说,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子。具体点,就是共产党领着,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最后奔着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去。中国的成功不是靠运气,是有几招管用的:第一,国家有长远规划,不是拍脑袋瞎干;第二,政策灵活,能根据情况调整;第三,稳定压倒一切,经济发展不能乱套。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40多年时间干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大国,城市化率蹭蹭涨,科技也追上来了,像高铁、5G这些东西,全球都得竖大拇指。更牛的是,中国没被西方那一套“自由化”忽悠瘸了,保持了自己的节奏。这套路子,亚佐夫看明白了,所以才觉得俄罗斯得学。
再看看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不少家底,石油、天然气多得用不完,军队也硬气。可经济上却是个软肋。90年代那会儿,国家乱成一锅粥,经济差点崩盘。普京2000年上台后,靠着能源出口把国家稳住了,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但问题也不少:经济太靠油气,工业没啥竞争力;科技进步慢,年轻人老往外跑;人口还老龄化,劳动力不够。这些毛病不解决,俄罗斯想再站起来,难度不小。
亚佐夫说“走中国道路”,不是让俄罗斯照抄中国作业,而是学点精髓。比方说,中国搞市场经济,但政府一直攥着方向盘,俄罗斯也可以试试,既放开手脚,又别乱了阵脚。再比如,中国这些年砸钱搞基建,高铁修得飞起,俄罗斯地盘那么大,基建要是跟上,经济肯定有起色。还有,中国特别重视科技,俄罗斯要是能把自己的科研底子用起来,兴许也能整出点名堂。
但俄罗斯有自己的难处。中国能成功,跟人口多、劳动力足有关系,俄罗斯人口才1.4亿,还在缩水,底子不一样。中国的政治体制也跟俄罗斯不一样,俄罗斯要是真学,可能得改不少东西。最关键的是,俄罗斯跟西方的关系比中国复杂,学中国还得防着欧美使绊子。所以,学是能学,但得因地制宜,不能一口气全搬过来。
普京对亚佐夫的遗言挺重视。亚佐夫去世后,普京公开悼念,说他是“杰出的军事统帅”,还亲自参加了葬礼。虽然普京没直接说要不要学中国,但这几年俄罗斯的动作有点意思。比如,搞了不少经济特区,想吸引外资;基建也开始上心,修路架桥没停过;还跟中国合作加深,能源、科技、军事上越走越近。这些,是不是有点中国那味儿了?
不过,普京有自己的算盘。俄罗斯不可能完全学中国,毕竟国情摆在那儿。普京更想在稳定国家的基础上,找到俄罗斯自己的路子。亚佐夫的建议是个思路,但咋走,还得看普京咋盘算。
亚佐夫这辈子,见证了苏联从强到散,也看着俄罗斯从乱到稳。他那句“俄罗斯应走中国道路”,不是随便说说,是他几十年摸爬滚打攒下的心得。这话不光是给普京的,也是给俄罗斯人的一份念想。他希望国家别再走弯路,能实实在在强大起来。
从个人角度看,亚佐夫是个硬汉。从农村小子到元帅,再到政变入狱,他没被苦难压垮,出狱后还惦记着国家。从历史角度看,他是苏联的缩影,辉煌过,跌倒过,最后还想着站起来。他的遗言,是个老兵对国家的最后交代,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亚佐夫走了,但他的话留下了。俄罗斯能不能学中国,不是一句话能定的事儿。中国这些年的路子,确实给俄罗斯不少启发,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命,得找到自己的节奏。中俄这俩邻居,历史渊源深,现实利益多,合作的空间大得很。未来咋走,不光看俄罗斯,也看中国咋帮一把。
你觉得呢?俄罗斯真能从中国这儿学到啥?或者说,中俄一块儿干,能干出啥大动静?欢迎留言聊聊,咱们一块儿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