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通过在陈桥驿的那场兵变,身披黄袍,夺取了皇位,建立了辉煌的大宋王朝。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赵匡胤深刻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对武将的信任显著下降。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精心策划了“杯酒释兵权”的事件,以这种巧妙的方式将手中大将的军权逐步控制到自己手中,避免了权力的分散与威胁。当时,通常情况下,父辈的基业应该由自己的亲生儿子承继。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后,他的遗诏却意外地指定兄弟赵光义作为继承人。
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皇位,实际上是受到其母亲杜太后的影响。在杜太后的临终时刻,她对赵匡胤说道:“后周的登基者是个年长的皇帝,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实在是难能可贵。你与光义都是我的儿子,将来应该把帝位传给他,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为了表达这一遗愿,杜太后让宰相赵普撰写了一份誓词,并将其密封在金匮之中,以示郑重。
此外,在赵匡胤去世的前一晚,他与弟弟赵光义一起畅饮,兄弟二人共度了一个温馨的时光。然而,第二天早上他便突然去世,使得赵光义成为了最后一个与其亲兄弟共享时光的人,因此,许多人对其是否使用了不正当手段来获取皇位产生了诸多怀疑与猜测。
再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赵匡胤去世时有两个成年儿子,分别是赵德昭与赵德芳。赵德昭从小受到家族环境的熏陶,意识到独立的重要性,他不仅自幼锻炼武艺,还一直跟随老师学习兵法。赵匡胤在即位的第二年,原本计划封他为王,但因其年纪尚小,最终仅被赋予了贵州防御史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