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一向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的打算。自从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带着江南赈灾筹款的任务回京,他们的名声如日中天,尤其是四阿哥胤禛,原本以冷面王的形象著称,在这次赈灾中也展现了极高的组织能力,最终被封为雍郡王,这让其他皇子心生嫉妒,尤其是太子胤礽。
(此文所述,基于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剧情进行分析)
在朝会上,讨论起江南赈灾款项的事宜时,康熙帝示意太子胤礽发表看法。然而,太子却意外地说出了一番让人费解的话:“手段有些狠了点。”康熙帝听后,却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天津进贡的‘沙琪玛’好吃。”他巧妙地用这番话应对了太子,不仅没有正面回应,也未显得冷硬,暗地里却给太子一个小小的教训。
康熙帝对四阿哥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做一个真正的“孤臣”。这一要求,实际上暗含着深刻的战略意图。大家都知道,户部的债务已经高达一千二百万两,这笔庞大的债务无人愿意接手,许多人都不敢接这个差事。
关于如何清理这些债务,雍亲王府的幕僚邬思道做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欠款的人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那些与康熙帝并肩作战的老将军,以及为大清帝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高官,这些人欠款,问题不大,只要施压,皇上自然能处理;
第二类人是那些清贫的官员,他们家境拮据,靠着朝廷每年几百两的薪水勉强维持生计,亲戚来了、朋友聚会、制作官服等开销时常捉襟见肘,不得不借钱;
第三类则是一些“打哈哈”的人,家里并不缺钱,但他们为了维护面子或显示能力,不借朝廷的钱反而觉得自己吃亏了。
针对这三类人,邬思道认为,最轻松的就是清理第一类和第二类人,特别是第二类,欠款不多,容易处理;而第三类则更为复杂,需要坚定立场,设定期限,不还钱就采取硬措施,甚至不惜抄家。
四阿哥胤禛听后,觉得此言极是,决心接下这项艰巨的任务。尽管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都曾推荐自己来处理此事,各有各的算盘,但四阿哥胤禛更希望得到十三阿哥胤祥的协助,因为两人一直有着较好的私交。
然而,康熙帝却不同意十三阿哥胤祥参与清理户部欠款的事宜。当四阿哥前去请示时,康熙帝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理由是四阿哥曾表示过要做一个“孤臣”,即不与任何人结党营私,不在朝廷内外结交其他权臣,专心一意为朝廷效力。康熙帝对四阿哥这一态度非常欣赏,认为这才是王者之道。
康熙帝不允许十三阿哥胤祥参与的原因非常明确:
首先,康熙帝计划将四阿哥胤禛培养成自己的“储君”继任人选,四阿哥的独立行事将有助于树立他稳固的地位;
其次,如果四阿哥要成为孤臣,就必须做到真正的孤立无援,不牵连任何人,这样不仅有利于他自己,也为他未来接班打下基础;
最后,十三阿哥胤祥直率而且性格简单,清理户部欠款是一个既复杂又容易得罪人的差事,胤祥的性格不适合这种工作。
康熙帝对十三阿哥的评语非常直白,他认为,若是四阿哥能独立处理这项任务,不仅能成全四阿哥作为“孤臣”的形象,也能避免十三阿哥胤祥陷入太子争斗的漩涡。康熙帝深知兄弟间的性格差异,正是基于这一点,他才将每个儿子安置在最合适的位置上,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
然而,尽管康熙的良苦用心,最终的结局依然未能如他所愿。四阿哥胤禛最终未能稳固自己的地位,随着“九王夺嫡”的上演,康熙帝的精心布局变得复杂而不完全。这也成为了康熙朝中的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