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李豫是唐朝历史中重要的皇帝之一,被誉为中兴之主。在他的统治下,安史之乱得到了最终平定,唐朝得以恢复。这段历史虽常被简要记录,但李豫的贡献却不可忽视。如果没有他在关键时刻的坚持,安史之乱未必能那么迅速得到遏制,从而影响了唐朝的未来走向。
李豫,原名李俶,是唐肃宗李亨的嫡长子。他的初封为广平王,年轻时,他并没有参与过军队的直接指挥。然而,命运的转折出现在安史之乱爆发之时。公元757年,唐肃宗与唐玄宗一同逃往马嵬驿,因无法控制禁军的骚乱,肃宗最终选择与玄宗分开,在灵武登基称帝,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而在这时,李俶也在百姓的支持下被召至灵武,为恢复大唐江山,肃宗任命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收复失地,重建唐朝的权威。
李俶虽然没有军队指挥的经验,但凭借着个人的果敢与智慧,他迅速赢得了身边将领的支持与信任。公元757年,李俶加紧了对安史叛军的平定准备,经过两年的筹划,他成功为父亲召集了二十万大军。即便是资深将领郭子仪也听命于李俶的指挥。年内九月,肃宗亲自任命李俶为中军元帅,协同郭子仪、副元帅李嗣业和王思礼等共同出征。在香积寺的战斗中,李俶首次亲自指挥,迎来了自己的一场大胜。叛军在李俶的指挥下,最终大败,香积寺之战成为决定性转折。战后,李俶带领唐军围攻长安,成功将叛军击退,安禄山不得不撤离长安。这一系列胜利让李俶的声威大增,肃宗对李俶也愈加倚重,并给予了他更多的权力。此后,李俶先后被封为楚王、成王,最终被任命为太子,并协助朝政。
李俶的声望在收复长安和洛阳时达到巅峰。随着他的卓越表现,李俶成为了唐朝政治的核心人物。唐肃宗在世时,李俶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已不仅仅是一个太子,更成为了唐朝的“大管家”。
公元762年,唐肃宗去世,肃宗皇后张氏由于担忧李俶掌握过多权力,密谋废除太子位置。宦官李辅国和程元振得知消息后,立即支持李俶继位,并迅速铲除了皇后势力。李俶顺利即位后,改名李豫,成为新一任的天子。然而,新的挑战随之而来:一方面,朝廷中宦官李辅国的权力依旧庞大,另一方面,安史叛军的余孽仍未平息。为了稳固中央政权,李豫决定对叛军发起最后的总攻。
在出兵之前,李豫首先果断铲除了宦官李辅国,因为李辅国不仅权力过大,还处处阻碍李豫平叛的计划。尽管当时李豫的决策一度遭到批评,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行动是必要且英明的。公元763年,李豫亲自指挥了对安史叛军的最终进攻。此时,他任命自己的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调集了数十万大军围攻叛军。同年,叛军首领史朝义自缢身亡,安史之乱彻底结束,唐朝重新恢复了中央的统治。
代宗李豫无疑是唐朝历史中的中兴之主,若没有他果敢的决策和持续的努力,安史之乱也许不会那么迅速地平息。史朝义的死亡标志着唐朝的真正复兴,而李豫的治理则为唐朝的恢复与繁荣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