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历史,内容:在战争史上,五千人守城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守将能够施展高超的军事才能,十万大军也未必能够攻破这座城池。与此相对,如果守城的将领是一个无能之辈,即便对方只有五千人,十万大军也很有可能攻陷这座城池。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两个经典案例,展现出少数兵力如何成功抵御大量敌军的进攻。
1. 张辽守城成功挫败东吴的十万军队
三国时期出现了无数经典战役,诸如“火烧连营”和“草船借箭”等等。在众多战将中,曹操旗下的大将张辽以仅有的七千人力成功守住合肥,并在战斗中大破东吴的十万大军。张辽曾是吕布手下的将领,但在吕布被曹操击败并投降后,吕布为了求得生存而投向曹操麾下。然而,曹操对吕布的忠诚却不以为然,戏称其为“三姓家奴”,最终导致吕布的死。但张辽却因曹操对他的器重而心生感激,于是归顺曹操。
在成为合肥的守将后,张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指挥能力,尤其是在防守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合肥地处东吴与荆州之间的战略要地,意义非凡。在一次东吴向合肥发动的攻击中,张辽面临着三十倍于己的敌军,敌军总数足足有十万人,而他仅有不足八千的守军出于常理,许多人都认为合肥即将沦陷,还有人劝张辽快速撤退,归入主营。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压倒性的敌军,普通的将领往往会选择躲藏在城内,以等待救援,甚至考虑丢城而逃。然而张辽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的畏惧,他选择了反击,打破了敌军想象中的局面。
他率领手下的少量士兵,毫无畏惧地向东吴展开突袭。东吴军队以为张辽会心生恐惧而选择防守,根本没想到敌军会主动进攻。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就如一阵狂风骤雨,令东吴军陷入了措手不及。张辽的勇敢之举极大提振了魏军的士气,激励着士兵们奋发图强。最终,不仅成功守住了合肥,他的军队还将东吴的攻势击退,令孙权狼狈而逃。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优秀的将领在守城时所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对能力,而强大的攻城军队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2. 空城计,诸葛亮以一人之力将司马懿的十万大军退回
如果说张辽的成功还不够引人注目,那么再为大家讲述下“空城计”便足以惊艳众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以一敌十,凭借空城计成功震慑住了司马懿的十万军队。在马谡失守街亭之后,诸葛亮的北伐行动就宣告了一场失败,司马懿乘胜追击,打算一举攻下蜀国。当面对如此庞大的敌军时,诸葛亮陷入了深思,但他却选择了一个极为大胆的策略——摆出空城计。城门大开,仿佛显得十分从容,有如胸有成竹的智者。
司马懿虽是名将,但亦心存警惕,他担心城内埋伏着蜀国的军队,因而选择了退兵。其实,他的退兵不仅是基于对敌人的谨慎,更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蜀国的核心力量就是诸葛亮,如果能成功俘获这位高人,势必会导致自己过往努力的白费。因此,司马懿若能保留诸葛亮这样一个对手,对于自己及家族而言,才是最为安全的选择。更何况,倘若诸葛亮一旦被捕,必然会为他自己和司马家的前途埋下隐患,全然得不偿失。
您认为三国时期还有哪些实例,能表现出少数兵力抵挡强敌攻击的传奇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