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雍正皇帝能够“神奇”继承大统,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他获得了年羹尧的军事支持,同时也依靠隆科多的权谋支持。相比年羹尧的战功赫赫和豪放个性,隆科多则更加低调内敛,这种低调给他增添了神秘感,使得他在人们心中成为一个充满复杂性和吸引力的历史人物。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位在清朝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元老人物——隆科多。
康熙时期,除了皇族外,最为显赫的家族当属佟佳氏。这个家族原本是满洲汉军的成员,长期定居在辽东。随着努尔哈赤起兵,佟佳氏家族积极投身其中,立下赫赫战功。随着八旗制度的逐步完善,佟佳氏也被编入八旗汉军。在康熙朝时期,佟佳氏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外戚”关系。
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便出自佟佳氏,且康熙帝还娶了母亲的两位侄女,也就是自己的表妹。其中,姐姐便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而雍正皇帝胤禛小时候便由她抚养。正因如此深厚的亲戚关系,佟佳氏在康熙朝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宠爱和支持,甚至令满洲其他贵族家族也十分羡慕。当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佟佳氏族人奋勇当先,佟国纲为国捐躯,深得康熙帝的信任与依赖。最终,康熙帝将佟佳氏族人引入满洲镶黄旗,使其成为了清朝一大豪门。
隆科多便是佟佳氏的成员之一,康熙皇帝的二舅佟国维是他的父亲,而孝懿仁皇后则是他的亲姐姐。因此,隆科多不仅是康熙帝的表弟,也是小舅子。得益于这一层复杂的亲戚关系,隆科多在康熙晚期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青睐。
然而,隆科多能够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康熙朝的权臣,除了家庭背景,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政治上的巧妙操作。他能够及时与家族划清界限,选择站在合适的皇子一方,最终赢得了康熙帝的重用。
在康熙废除太子胤礽后,一场关于“太子选举”的风波随之展开。让康熙没有想到的是,国舅佟国维竟然带头提名老八胤禩,并且这一举动也引起了朝臣的效仿。这让康熙帝十分尴尬,因为此前,佟佳氏一直支持废太子胤礽,康熙原本以为自己的舅舅会支持恢复胤礽的太子地位。面对佟佳氏对胤禩的支持,康熙帝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做出令其失望的表态。
康熙皇帝大怒,严厉批评了佟国维,并将其罢职。在此关键时刻,隆科多果断与家族划清界限,迅速选择支持康熙帝更偏爱的胤禩。这一政治转向使隆科多获得了康熙帝的青睐,并迅速被重用。
康熙五十一年,随着太子之位悬而未决,众皇子纷纷行动,争夺储位。在这一权力斗争的关键时刻,隆科多在康熙帝的信任下,于康熙五十年被任命为步军统领(即九门提督),负责京城治安,展现了康熙对他的高度信任。此后,隆科多又被任命为理藩院尚书,成为康熙末年炙手可热的宠臣,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康熙帝还鼓励远在西北的大将军王胤祯与隆科多保持联系,显见隆科多的重要地位。
然而,隆科多的晋升与雍正皇帝胤禛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亲戚关系。虽然两人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隆科多也没有年羹尧那样的藩底旧人身份,但两人之间的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们的关系。尤其是在康熙帝发现京城粮仓出现亏空后,胤禛被任命为负责调查此事的主官,而隆科多作为步军统领,负责案件相关人员的安全。这一案件持续了近一个月,期间,隆科多与胤禛有了更多的私下接触,这无疑为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雍正皇帝继位后,隆科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他不仅成功继承了父亲的公爵爵位,还官至吏部尚书,成为了雍正朝的核心人物。如果隆科多没有做出及时的政治选择,而支持了其他皇子,他很可能失去所有机会,甚至面临政治生涯的终结。
隆科多选择站在胤禛一方,主要基于对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他知道,唯有胤禛继位,才能带来最大的政治回报。如果其他皇子当上皇帝,隆科多的命运可能会大为不同。
尽管雍正初期隆科多受宠若惊,但他始终保持低调谦虚,在雍正面前总是自称“舅舅奴才隆科多”,显示出他深谙如何与上级相处的智慧。然而,尽管隆科多表现得极为低调,他最终仍未能逃脱悲惨的结局。
在清除年羹尧及其党羽后,雍正皇帝开始对隆科多进行清算。通过舆论制造各种罪名,隆科多被指控“私藏玉牒”和“收受贿赂30万两白银”,并被判死刑。虽然雍正皇帝给予隆科多“额外开恩”,但最终还是将他囚禁在康熙最喜爱的畅春园内。
最终,隆科多于雍正六年去世,标志着一代宠臣的陨落。隆科多的死,也使得雍正皇帝的统治更为稳固,同时也为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