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继斌,1930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遵化市小河村。在1947年,他年仅十七岁便在冀东东北军区独立四师的通讯连参军,担任通讯员。1948年5月的一个清晨,他接到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将重要情报传递给20公里外的十一军分区独立团。师长郑重其事地告诫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这个使命,接头暗号为“团”、“结”。“小鬼,这是战斗命令,你们务必要全力以赴!”师长的声音在背景音乐中显得尤为沉重。
面对使命,佟继斌挺胸立正,向师长敬了一个军礼,声音中透着浓重的东北口音:“保证完成任务,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与他同行的还有勇敢的吕世祥和洪天财。夜幕降临,三人骑马经过一个村口,目光投向远方,发现有哨兵警惕地守卫着。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国军和我军的服装几乎无差别,尤其是在夜间格外难以区分。佟继斌本能地准备上前询问口令,但哨兵却突然转身走进了食堂。三人心急如焚,紧跟其后,只见食堂内士兵们正忙着打饭,场面显得极其混乱。
“坏了,是敌人的部队!”佟继斌见状,心中一紧,忍不住惊呼。吕世祥脸色发青,声音颤抖地问:“那……现在该怎么办?”洪天财小声提议:“还能怎么办?趁他们还没注意到,赶快跑路!”三人迅速退回,佟继斌毫不犹豫地挥动马鞭,马蹄声震耳欲聋,飞速奔跑。此时正在用餐的国军官兵才意识到情况的紧急。一名军官高声喊道:“是共党,快开枪!开枪!”
顷刻间,数不清的子弹如雨点般向他们射来,风声与弹雨交织,刺耳而急促。三人紧贴着马肚,拼命向前奔跑,气喘吁吁地狂奔了八九公里。渐渐地,他们意识到迷失了方向,天色渐暗,西北风携带着刺骨的寒意向他们袭来,仿佛连空气都凝固般冰冷。黑暗中,他们继续跑了超过两个小时,隐约看到了一个村庄。吕世祥负责牵马,而佟继斌和洪天财则前去侦查。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发现有哨兵在巡逻。
“团,”佟继斌轻声说道。“结,”哨兵回应道。确认口令后,他们随之感到无比的欣喜。“对上了,是自己人!吕世祥,快过来!”洪天财兴奋地向藏在暗处的吕世祥招呼。通过口令,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安全地将信件送达。
经历了一天的奔波与饥寒交迫,十一军分区独立团的团长接过信时,眼中泛着泪光,满怀感动,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他迅速指派炊事班给三人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包括白面饼、大米稀饭以及两个热菜,温暖如春。第二天,十一军分区独立团即将出发执行新的任务,而佟继斌三人就如同失去母亲的孩子,沿途向其他部队询问,路遇老百姓则用粮票换取食物,经过三天的跋涉,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部队。当他们把回信递交给师长时,师长拍了拍佟继斌的肩膀,气氛瞬间变得热烈:“三个小鬼真厉害,我原以为你们遇难了,今天庆功!佟继斌,你荣立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