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先生倒是有这个想法,他也得做的到呀!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十几年大革命风风雨雨的教训之后,总结出了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孙中山的失败,正在于此。
纵观国父的一生,他一直都在借力打力,拉拢新军反朝廷,拉拢袁世凯反帝制,拉拢军阀打军阀,拉拢华侨搞赞助,拉拢帮会干革命。从始至终,孙中山一直没有过一支属于自己的硬班底队伍,这也是他一直没能真正成功的原因。后来他终于明白过来,搞了黄埔军校,可惜明白的太晚了。
武昌起义之后的形势,只是看起来很美,好像全国一片革命大好。实际上,各省都在观望,虽然各省在骨子里都反对帝制,但如果有一个人有强力权势的话,他们还是会屈从于权势。
袁世凯就是那个强权的拥有者。
客观上讲,袁世凯和孙中山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想推翻清朝。不同点是两个人动机不同,孙中山是想通过推翻清朝来争取共和,袁世凯则是想通过推翻清朝来攫取个人权力。
但是殊途同归,两个人终究都是要推翻清朝的。
如果袁世凯想要维护清朝的统治,那么他早在革命之初就会命令冯国璋、段祺瑞等人一举攻下武昌城。革命党的武装非常脆弱,在庞大而精锐的北洋军面前不堪一击,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战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革命党依靠的是一些支持革命的地方部队,而且没有财政支持。北洋军是清朝几十年心血打造的精锐之师,在袁世凯的要求下,财政支持源源不断,且号令同一,人数是革命军的数倍,二者开战胜败一目了然。
所以孙中山利用袁世凯,完全是另一次借力打力而已,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孙中山想用来钳制袁世凯的宪法,事实证明在没有武装的支持下一文不值,这只能说是一个历史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