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戊是商朝的第九位皇帝,作为太庚的儿子,他的母亲是雍己,雍己去世后,王位便传给了太戊。太戊在位长达75年,是商朝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继位后,太戊精心治理国家,努力挽救商朝这个逐渐衰退的局面。死后,太戊的皇位传给了中丁,后人对他的称呼也颇为多样,包括太戊、天戊、中宗等。
第1章 太戊被尊称为“三示”之一
太戊在继位后,不久便迅速做出战略调整,着手恢复丞相制度。他特别重用伊尹的儿子伊陟与巫咸,分别担任左相和右相,以助理国家政事。两位相辅相成的贤臣,未辜负太戊的期望,均为商朝的发展贡献了诸多政绩。巫咸创作的《咸艾》和《太戊》两部书籍也因其对朝政的深刻见解而颇具影响力。《咸艾》总结了巫咸在辅助太戊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各类经验与方法,而《太戊》则详细记录了太戊执政期间的种种历史事件,成为重要的史料,不过如今这两本书的原文早已遗失。伊陣在辅政期间借鉴了父亲伊尹的智慧,随后撰写了名为《原命》的著作,希望太戊能弘扬先王遗志,实践古代王道。得力于伊陟和巫咸的支持,太戊励精图治,昔日渐趋衰败的商朝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各个诸侯国纷纷向商朝朝贡致敬,因此,后人将太戊尊称为中宗,并将他列为“三示”之一,称其为商朝历史上三位明君之一,另外两位则是太甲和祖乙,这不仅体现了后人对先祖的最高赞誉,也是对太戊中兴成就的深刻认可。
第2章 太戊寻求长生不死药的故事
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颇为热切,尤其是统治者,更是对此情怀尤为执着。为了获取永生的秘药,太戊派遣王孟前往西天求助于王母。然而,由于西天距离遥远,王孟在途中便遭遇了粮食不足的困境,只能以树上的果实为食,艰难地度过在荒野中的旅程,甚至不得不利用树皮搭建临时住所。最终,王孟迷失于深山密林,再也无力返回。博士之命,王孟终身无儿无女,但天帝因怜悯他的无后之痛,于是于梦中从他的背肋之间跳出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的出生在王孟去世后延续了血脉,他们也以相同的方式繁衍生息。因此,后代的男子数量大量增加,这片土地最终被称之为“丈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