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魏国投奔而来的商鞅,凭什么被秦孝公重用?
创始人
2025-09-11 00:04:19
0

关于商鞅离开魏国的原因,现今普遍的解读是:商鞅为了追求个人理想,毅然离开了富饶强盛的魏国,转而投身于贫瘠落后的秦国。商鞅进入秦国后的情景,似乎像是一个从硅谷回到乡村的知名学者,随口说了一番话,便让秦孝公对他心服口服,最终顺利成为秦国变法的主力人物。这种解读,虽然看起来颇具戏剧性,若放在小说中,或许会广受欢迎,但放在现实中来看,却显得不太符合常理。

从领导者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才是否值得重用,通常会考虑三个主要因素:一是简历是否过硬;二是他的动机是否真诚;三是他是否能够融入团队。而商鞅,显然在这三点上都显得不太符合要求。

首先,关于商鞅的简历,虽然他曾在魏国做官,而且还是著名思想家尸子的学生,资历看似相当出色。但从老板的角度来看,这种简历不过是一些“名牌大学生”,且曾在某些大企业短期工作过而已,毕竟商鞅在魏国的职位并不显赫。他在魏国,是否主导过某些重大事件?没有。说得直白些,如果此时有人因为嫉恨商鞅而指责他在魏国混日子,且根本没有实际能力,商鞅恐怕也很难反驳。因为仅从资历上来看,商鞅确实有些薄弱。

再者,关于适应性的问题,魏国与秦国之间积怨已深,而商鞅在魏国的经历也颇为低调,这不免让人产生一种疑问:他是不是因为魏国不给他机会,才选择投奔秦国呢?若商鞅在秦国有所建树,魏国有可能重新邀请他,那时候,他是否会毫不犹豫地回到魏国,重新获得青睐呢?这种想法,完全可以理解。就像一个曾被高富帅拒绝的女神,最后随便选择了一个一直追求她的普通人,谁敢说一旦高富帅改变心意,女神就不会立刻回心转意,抛弃普通人呢?如果此时有人讽刺商鞅看不上秦国,认为他只是把秦国当作备胎,我想商鞅也无从辩解。这种事本就无法通过证据来证明,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看法。

即使没有前述两点的疑虑,商鞅还需要面对能否适应秦国的问题。当初商鞅第一次见秦孝公时,言辞激昂地阐述帝王之道,讲得秦孝公昏昏欲睡,结果秦孝公对他的表现极为不满,回头对推荐商鞅的人表示:“商鞅狂妄,不能任用。”第二次见面,商鞅继续谈论王道,结果秦孝公更加不悦,责骂推荐人:“你推荐的这些人,怎么一个比一个糟糕?”直到第三次,商鞅终于提出了霸主之道,秦孝公听后虽然没有什么明显反应,但至少没有表现出排斥。直到第四次商鞅再度拜见秦孝公,谈论富国强兵之策,秦孝公终于心动,决定重用商鞅。

这个故事颇有趣味,但其中的逻辑漏洞也很明显。从商鞅当时的身份来看,他并没有足够的筹码去一再让秦孝公忍耐。假设商鞅是一个毫无名气的普通人才,那么这种一再的机会是否会出现呢?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从大公司出来的助理去应聘一个即将衰落的企业,结果面试时不仅未能吸引面试官,反而一再让面试官感到不满,这样的人会被邀请参加第二轮、第三轮面试,甚至更多次吗?

有人可能会说,这说明秦孝公非常渴求人才,才会不断给商鞅机会。但其实,秦孝公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商鞅,而是一批有能力的人才。即使秦孝公极为渴望变革,他也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个毫无背景的外来人身上。事实上,秦国在秦献公的治理下,已经孕育了改革的潜力,只要有合适的人去推动,变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商鞅看到这一点,难道其他人看不见吗?这不可能。实际上,秦国的许多其他才俊也渴望为秦孝公效力,但秦孝公为何要一再给商鞅机会呢?

此外,商鞅的个性特征也值得关注。他非常理性、冷静,且手段果断而残忍。可以把他比作一条蛇,潜伏等待时机,出击时必定一击致命。他已经经过了长期的酝酿,任何一次机会对他来说都弥足珍贵。因此,对于一个如此冷血且手段果敢的人,想象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浪费机会,实在是难以置信。

从个人的观点来看,商鞅正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秦孝公身边最为得力的助手。在这个过程中,商鞅展现出的冷静、理性、果断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残忍,最终让秦孝公对他极为青睐。商鞅不仅思维敏捷,执行力强,且心性与手段皆为一流,同时,他还是一个在秦国毫无根基的外来者。秦国当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正需要像商鞅这样的果敢人物来引领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商鞅之后,秦国的许多宰相,如张仪、公孙衍、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等,几乎都不是秦国土生土长的人。而且,他们的结局都并不美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秦国的地位,并非依靠自己的家族背景,而是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手腕赢得了秦孝公的信任。一旦秦孝公去世,或者失去了对他们的信任,这些人就会被旧日敌人纷纷攻击,最终走向失败。而当这些人物失势时,他们也曾尝试寻求他国的庇护,但往往都未能如愿。正因为如此,身为外来者,在秦国做孤臣的结局,几乎都难逃这样的命运。

相关内容

组团去广东潮汕纯玩两天要多...
假期来临,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美食和迷人的自...
2025-09-10 09:03:52
耍到不想走的成都千年古镇,...
◀ 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 ▶ 溪水穿镇而过 明清老房尚有人家 烟火气...
2025-09-10 09:03:32
邂逅成都版“小洱海”!红杉...
踏入这片秘境,我才懂得什么是 “人间仙境”。 最近发现了一处藏在成...
2025-09-10 09:03:22
广东潮汕两天一夜旅游人均花...
前段时间,我一直心心念念着去潮汕旅游,那片充满历史韵味与美食诱惑的...
2025-09-10 09:03:04
原创 ...
在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里,关羽失荆州无疑是一个极具震撼性的重大事...
2025-09-10 09:02:54
原创 ...
类别:历史,内容:韩信的军事天赋如何卓越?以小胜大,三万汉军克敌二...
2025-09-10 09:02:51
原创 ...
一个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比命运本身更为重要。——洪保德 我国有...
2025-09-10 09:02:46
原创 ...
《三国》一书中最让人感到激动与快意的,莫过于那面鲜艳的红色旗帜,它...
2025-09-10 09:02:38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毫无疑问,全球有着许多希望美国衰退甚至解体的声音,也有一些国家怀揣着这样的愿望。其根本原因可以简单地...
原创 隋... 在古代历史上,隋末唐初也是比较有名的乱世。在这一历史阶段,出了不少割据一方的诸侯。伴随着《隋唐演义》...
原创 亲... 咱们今天来说说古代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王”——亲王、藩王、郡王,这三个“王”名字听起来都挺牛气,但到...
原创 中... 中国古代科技的绚烂成就令人叹为观止。从火药的发明到指南针的应用,均展现了华夏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
原创 都... 作者:阿赖耶识 历史上,刘邦可考据的妻妾一共有八人。 为什么说可考据? 因为有一个人,不属于妻妾的范...
原创 最... 最可笑的政变:他伪造圣旨杀光上司,成功当上元帅,朝廷竟然浑然不知!这个牛人究竟是谁?真的是如此牛逼吗...
原创 中... 许多公共知识分子常说,政府就像是一个物业公司,依靠纳税人的钱来维持运作;而官员则是“楼管”,他们的职...
原创 败... 关羽败走麦城的结局,总让人心生惋惜。但抛开情感滤镜客观来看,他在最后时刻的军事决策确实漏洞百出。至少...
原创 刘... 导语: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的众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外,还有许多英雄豪杰和名将,他们或天资聪慧,或...
原创 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始于东汉的覆灭,经过...